合乎圣经的宽恕(一)
一、宽恕的定义
(一)宽恕是什么
“宽恕”,又名“饶恕”“赦免”“免除”,英文通常翻译为“forgive”,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圣经辅导这个圈子基本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有条件的,就是你悔改了,神才宽恕你,同样地,别人悔改了,你才需要宽恕对方,否则可以不宽恕。二是无条件的,就是无论对方是否悔改,你都必须宽恕他。到底圣经的意思是什么?我们需要仔细查考一下圣经。首先申明的是,我尊重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尊重地方教会的权柄,也知道在圣经辅导运动中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只是提出其中的一种看法,抛砖引玉,给大家做参考,同时也是为了牧养本教会的兄弟姐妹,因为我是他们的牧者。
在进入具体的经文之前,我们需要强调一个重要的解经原则,就是要明白一个词的意思,一定要查考上下文,不要假设同一个词在任何地方的意思都是一样的,相反,很多时候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的意思。上下文永远是解开经文意思的钥匙。
“宽恕/饶恕/赦免/免除”在希腊文主要有三个词:
一个是aphiemi(863),是“送走”“免除”“释放”的意思。路5:21;11:4;17:3-4;23:34;约一1:9;2:12;弗1:7;西1:14;可4:12;11:25;太6:12中用的就是这个词,强调的是债务的免除。太18:21-35提到彼得问耶稣要饶恕一个人多少次,耶稣回答说七十个七次,然后讲了一个关于饶恕的故事,这里同样可以看到:饶恕就等于免了别人的债,释放别人得自由,不再追究。饶恕的反面就是追债,让别人被审判、定罪,在监狱里不得自由,直到还清你的债。根据太6:14,这里的“债”就是指别人因为过犯或犯罪而对你带来的亏欠,或者别人对你的得罪。来10:16-18也提到这个词,翻译成“赦免”,上下文的意思是“不再纪念”,意思是神不再提起他们的罪愆和过犯,不再追究。反之,就是神会记着这些罪,当想起这些罪的时候,就会审判和降下该得的刑罚(启18:5-6)。罗4:7谈到罪过得以赦免、罪被遮盖的人是有福的。这里罪得赦免和被遮盖(1943)是近义词,由此看来,免除债务的另外一个意思是隐藏起来或放在一边,不再提起,不再追究。箴言10:12也提到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7:9提到要遮掩人的过错。约20:23提到主耶稣赐给使徒和教会权柄,赦免人或不赦免人,用的也是这个词。雅5:15提到人可能因为犯罪而得病,所以要彼此认罪。有信心的祷告会让罪得赦免以及病得医治。
一个是 apoluo(630),是“释放”“给予自由”“打发”的意思。和上面的意思基本差不多。路6:37用的就是这个词,里面提到不要审判、不要定罪、要饶恕。你们饶恕人就被饶恕。
一个是charizoma(5483),是“白白地给与”“做恩惠的事”“给与宽恕”意思。林后12:13用的就是这个词。路7:41-42耶稣讲了欠债的故事,提到两个人钱债主的债不一样,结果债主都赦免了他们。路7:47-48耶稣提到赦免多的爱就多,赦免少的爱就少。这里耶稣用的词是第一个词(aphiemi),说明在这里两个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林后2:7-10谈到教会对悔改的人的赦免。和第一个词的含义也是一样的。因为教会使用了主赐予的权柄来捆绑人和释放人。西3:13;弗4:32用的“赦免”也是这一个词,要求我们要像被神赦免一样彼此赦免。西2:13提到神赦免了我们一切的过犯。
综上所述,宽恕/饶恕/赦免/免(除)的基本意思是免除别人的罪债,不再纪念不再追究,释放别人得自由,其反面就是不宽恕,就是早晚会追究,要对方偿还,否则就审判和定罪,并减少自己对对方的爱,或与对方隔绝,或用各种方法报复对方。
有人问:如何判断自己被对方得罪?除了主观的感觉,有没有客观的标准?
答:当对方没有达到自己觉得应该达到的标准或期待,通常自己就会觉得被得罪或不舒服,被伤害的感觉或对对方的行为有生气的感觉是很真实的。对方实际的表现与应该有的表现之间的差距就是欠自己的债。这里面有主观的成分,因为每一个人对别人的期待是不一样的,觉得对方应该达到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标准,都需要免除别人欠自己的债,都需要宽恕别人。而当我们需要挽回别人的时候,才需要根据圣经的标准,有时候我们自己是不容易判断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见证人的介入,甚至教会领袖的介入,看对方是否犯了罪得罪了神。
有人问:感觉到受伤或生气是犯罪吗?
答:弗4:26提到“生气而不要犯罪”。当你看到不公义、公平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有怒气的感觉是应该有的,但是这是对事不对人,是对罪的愤怒,因为神也恨恶罪恶。4:26也提到“不可含怒到日落”,意思是我们要尽快处理怒气,要尽快转向神,思想福音,把审判的权柄交给主,不然就是犯罪,也容易给魔鬼留地步。“受伤”的感觉通常源于你所在乎的人没有做该做的事,或对你做了不该做的事,你因此觉得受伤。与前面谈到的“被得罪”类似,感觉受伤的时候可能对方得罪了神,也可能只是自己的感觉。减少受伤的感觉的办法是回到福音,降低对对方的期望值,把自己的价值和身份建立在福音上,而不要被人的说话、态度所影响。
(二)宽恕不是/不等于什么
宽恕不是暂时放一放,回头再说,而是彻底放下,彻底取消别人所欠的债,不再因为这些债务而追究对方。宽恕是一次性的。
宽恕不是忘记。神是无所不知的,他知道我们一切的过犯,但是他可以选择赦免,就是不予以追究。当然,当我们选择饶恕某个人对我们的某些得罪的时候,我们确实也容易忘记这些事情,或者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没有起初的不良感觉。
宽恕不是不再有痛苦的感觉。神饶恕了我们,却担当了我们所有罪应该承担的代价,神的付出是昂贵的--他的独生子,同样地,我们选择宽恕别人的时候,也等于承担别人对我们的得罪,所以感觉到痛苦是正常的。当我们靠着主不断宽恕的时候,不好的感觉也会慢慢褪去。
宽恕不等于认可或纵容对方的罪。罪就是罪,神是恨恶罪恶的,我们也当如此。宽恕等于承认别人做错了,犯罪了,得罪了神,也得罪了自己。自己仅仅是不追究,把追究的权利交给神。不等于对方做的对的。
宽恕不是给对方的罪找借口。罪就是罪,犯罪的人是需要负责并且向神交账的。任何借口都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神必按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宽恕等于承认对方确确实实犯罪了。
宽恕不是信任。信任是以对方的品格等为前提的。是因为对方配得。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或暴露出来,可能证明对方的信任度比较低,或不值得信任。但是你依然可以取消对方的罪债,依然可以宽恕。
宽恕不是和好。宽恕是反方面可以做出的事情。和好是双方努力的一个结果。你可以宽恕一个人,却无法和他和好。因为对方不愿意,或对方死了,或你不知道对方是谁,或你找不到对方等等。
宽恕不是挽回。宽恕是取消对方的罪债,挽回是帮助对方离开他的罪。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都是圣经的命令。宽恕是可以单方面做出的。然而挽回对方需要我们生命的预备、以及神的带领和智慧。
宽恕不是表面是说宽恕了,内心却还记仇。宽恕是发自内心,也有外在行为表现。如果只有表面的功夫,就是耶稣经常谴责的假冒伪善。
宽恕不是不能提及对方的罪。有时候出了爱对方的缘故,提醒对方不要再犯过去的错误或罪,这是没有问题的。太18:15提到要去指出对方的罪来,这里指的是挽回。这不等于没有饶恕对方。饶恕是免去对方的罪债,不再追究对方,不再报复对方,不要求对方偿还。不等于不和对方提及对方的罪,不等于不帮助对方悔改,甚至不等于免去对方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比如有人杀了我的孩子,我宽恕他了,但是不等于他不需要因此去坐牢。
宽恕不是对方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宽恕取消了对方对自己的亏欠,除掉了让彼此关系隔断的墙,但是不等于不可以因着爱对方或帮助对方悔改的缘故,让对方经历一定的后果。这如同天父对待自己的儿女,罪不会让天父的爱和儿女隔绝,但是可能会有出于爱的管教,让儿女结出公义的果子。
宽恕不等于过去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宽恕不等于你和对方的关系不能有任何改变。宽恕仅仅是赦免对方的过错或过犯,也包含自己的爱不会与对方隔绝,但是不等于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会有任何改变。比如对方很重地虐待了你,你宽恕了他,但是你可能需要有一些防范的措施,以免对方将来依然可以随意虐待你。比如对方出轨了,你宽恕了他,但是你可能会和对方商议采取一些措施,让对方与那位和他有性关系的人保持距离。比如对方对你表达了不应该有的暧昧关系,你宽恕了对方,但是为了保护你的家庭或对方的家庭,不等于你不会拉开和对方的距离,来避免你们进入试探。
宽恕不等于自己想到对方得罪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没有痛苦。宽恕等于你承担对方得罪你的后果或罪债。这会有痛苦的。这和伤害的层度或带来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有关。你受伤或被得罪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宽恕是一个决定,决定不再追究对方,宽恕也是一个承诺,承诺自己不会让对方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所有有关的痛苦是自己承受的。虽然你决定了宽恕,在有些情况下,很长时间之后你想到这些事情,依然会感受到痛苦。这时候你可能会有试探,因此不愿意再宽恕对方,你也可能因此质疑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宽恕。这些都是正常的。你能做的是继续决定宽恕对方,求主给你力量来宽恕,也不要凭感觉来判断你是否已经宽恕。同时也需要处理过去的伤害可能留下的谎言,有时候痛苦的感受不是直接来自对方的伤害,而是对方的伤害所带来的谎言。比如对方骂你的话语你记在心里了,你接受了,当你回想到这些话的时候就会依然感受痛苦,而当你用福音的真理替代这些谎言的时候,痛苦的感受就会不断减轻。
有人问:有些比较深的得罪,如果做不到一次彻底宽恕,是否需要多次反复的宽恕?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反复被得罪,别人的罪债压迫你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是否可以暂时逃离或中止这段关系(比如家庭暴力、虐待儿童,教会也会有属灵虐待,等等)?
答:宽恕针对的是人所得罪你的事情所欠下的债,每一件得罪的事情都会带来债务,需要一个一个地宽恕。如果个别罪很大,或带来债务很大,宽恕起来会比较难,或需要更多的时间预备自己,这是很常见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宽恕是一个过程,其实更准确地说达到最后的宽恕需要一些时间。即便宽恕了,每当想到对方对自己的得罪,可能还有痛苦,这时候不等于说没有宽恕,乃是需要处理宽恕后的痛苦,或处理对方留下来的债务,同时也要留意痛苦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宽恕或报复的试探,这时候我们需要告诉自己,自己已经决定宽恕对方了,所以不要再追究了。如果对方反复得罪自己,每一次得罪都需要宽恕,这是耶稣对彼得说的,要宽恕七十个七次(太18:22)。如果每一次得罪都没有及时宽恕,当得罪的事情增多,即便是小事,也会让对方债台高筑,让自己宽恕对方更难。这时候不是需要逃避,乃是要学习宽恕的功课,需要转向福音,转向基督,直到自己能宽恕。对于暴力、虐待等特殊的情况,教会有责任保护弱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暂时让受害者和施害者隔离,并帮助施害者悔改,必要时受害者或教会根据当地的法律可以报警或请求政府的介入。如果都是教会的会友,对方一直没有悔改,则可以透过教会纪律来处理。因为这些案例会比较特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击进入什么是合乎圣经的宽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