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你读下面的内容之前,请思考一下,如果你从来没有在教会呆过,你手中只有一本圣经,只看到圣经所描述的教会,你会觉得教会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当中很多人都去过也许不止一个教会。我们对于教会的认识都被我们过去的经历所塑造,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教会就应该是那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教会最初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吧。
太28:19-20记载了耶稣给门徒颁布的大使命,命令他们去使万民做主的门徒,把耶稣所吩咐他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16:18耶稣也对彼得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约21:15-17耶稣三次对彼得说:你喂养我的羊。耶稣给他们的榜样就是和他们同吃同住了3年。他们后来是怎么做的呢?
耶稣复活之后花40天向门徒显现,升天之前给他们一个宝贵的应许(不是命令):他们要得着能力,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做主的见证(徒1:1-8)。
五旬节的时候圣灵浇灌下来,他们确实得了能力,第一次布道就有3000人信主,第一个教会开始诞生(徒2:1-3;41-42),后来有增加了5000人(徒4:4)。他们一方面在户外聚会(徒5:12),一方面在家里聚会(徒2:46)。后来面临大逼迫,大部分门徒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留在耶路撒冷的就不多了,他们只剩下在家里的聚会,甚至在家里也不安全(徒8:1-3;12:12)。后来门徒们在各地所建立的教会基本都是家庭聚会(徒16:40;罗16:3;16:23;林前16:19;西4:15;腓利门1:1-2)。
当时教会的信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一方面是肢体关系,彼此相顾(林前12:25-27),一方面是兄弟姐妹的家庭关系,彼此相亲相爱(罗12:10;提前5:1-2;彼前1:22)。他们彼此有很深的委身,知道无论自己有什么问题,一定有家人会支持或帮助我的。他们刻意和别人建立关系,激发别人的爱心。如何具体地体现呢?他们天天聚会,彼此分享,彼此交接,没有一样东西留下的(徒2:42,44-46;4:32)。他们遵守新约圣经所教导的40个以上的"彼此"的命令。包括发挥自己的恩赐彼此服侍(彼前4:8-11;林前12:4-11)。他们在一起领圣餐(徒2:42;林前11:23-26)。教会吸引不信的人的因素首先是耶稣,他们传讲的信息的就是福音,就是耶稣(林前15:1-11;约12:32;耶31:3),其次是他们之间的爱和在爱里面的合一(约13:35;17:23;徒2:46-47;4:32;弗4:1-6;腓2:1-4),而不是其他,也不是环境、讲员等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一起的服侍、一起的事工当中被建造,如同一起经历战场的战士。如同耶稣、保罗都是一对或和一群人一起同工。
他们全教会一起聚会的时候做些什么?会有唱诗(林前14:26;弗5:19;西3:16;来13:15),但是没有规定唱诗的形式,也没有规定唱诗的时间,也没有固定有乐器。会有神的话语(林前14:26;西4:16;提前4:13)。会有彼此祷告(徒2:42;4:23-31;弗6:18)。但是并不是只有一个人分享,可能是两三个人分享(林前14:26-31)。教师或牧师会负责教导神的话语,但不是唯一的教导者,也未必是以固定一种形式教导。
谁来维护聚会的次序?教会的领袖们,开始是使徒们,后来是长老们。有些教会以教师为过渡(徒13:1;林前12:28-29;腓1:1)。
谁来装备信徒和未来的领袖?开始是使徒,后来是牧师或长老(弗4:11-12;提前3:1-7;提后2:2)。
谁来负责供应全职的领袖?教会的所有兄弟姐妹。但是领袖们可以不用尽这样的权柄(提前5:17;加6:6;林前9:3-18)。也需要看聚会的规模和牧养的需要。
需要花多长时间栽培领袖?长短不一。耶稣花了3年栽培12门徒,保罗第一次宣教花了1-2年(徒14:23),在以弗所花了3年左右(徒20:31)。圣经有警告,就是初信的人不能做领袖,免得容易骄傲(提前3:6),设立领袖也不能匆促(提前5:22)。总之需要看神是否预备好某些人达到领袖的标准(提前3:1-7;提多书1:6-9)。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些标准是使徒时代的后期才慢慢形成的,需要根据一个教会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总的要求就是领袖需要努力在各个方面成为众人的榜样(彼前5:3;提前4:12)。
现代教会的常见问题:
1、以迎合来访者的需求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讨神的喜悦,导致加重了消费主义的倾向。
2、我们考虑教会的时候,第一考虑的不是神喜悦这样吗,而是考虑会众喜悦这样吗,或者这样会导致会众离开还是留下,是吸引会众还是导致会众流失。
3、教会更多考虑的是人本主义,而不是神本主义。详情请阅读《你的信仰是神本还是人本?》。
4、大家平时不读经,一直是吃奶的婴儿,只有周末来吃奶。
5、大家平时不使用恩赐,对教会没有贡献,能贡献的只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
6、大家觉得周末才是去教会,觉得教会最重要的还是地方或建筑,而不是一群可以同甘共苦的家人,平时并没有过合主心意的教会生活。
如果用在现今的教会如何做?
1、每一个成员必须每天读圣经2章以上,所有人的读经计划是一样的,然后在群里分享自己的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分享经文的收获。可以给大家介绍圣经的资源,透过圣经的软件了解背景和明白经文意思。但是一开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读,而不是依赖其他资源。
2、每一个成员必须每天为其他成员祷告,也和神亲密相交,献上赞美和感谢。大家要养成每日与主同行的习惯。
3、平时给大家很多机会和鼓励大家彼此相交彼此敞开,常常一起彼此门训,以践行圣经40个以上“彼此”的命令。聚会尽量在家里,提供饭食。每一人都要知道进入彼此的生命,知道对方最近发生了些什么,属灵状况如何。建立这样的关系一周仅仅见一次是不够的。
4、周末聚会的时候领袖主持,可以事先预备或让大家凭感动自由带领唱诗、分享、彼此祷告,带领者的责任之一是教导圣经,但是不是必须以逐章逐节的释经式讲道的形式来完成,这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带领者还需要花时间在周间牧养等,带领者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明白这一周所读的内容。分享的内容可以从这一周读过的所有内容中选一部分,也可以提纲挈领地学习一遍。我们假设每一个信的人都有圣灵,神透过一周的领袖都给了每一个人不同的东西,可以现场分享,不仅仅是经文的意思,而是神这一周在自己身上的工作。可以包括见证分享。
5、领袖安排洗礼和圣餐,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领袖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栽培才正式上任,学会做领袖和栽培新的领袖,资源可以在网上。好的领袖一定是可以栽培新的领袖的人。
7、教会人多的时候就分裂,15人左右就够了,20人以上就应该分裂了。这也接近初代家庭教会的规模。健康的教会是能分裂的教会或能植堂的教会。我们要把神的使命放在自己的舒适和情感之上。教会要从一开始就有分裂的意识,而且不断推动分裂,否则人是不会喜欢分开的。我们需要定一个期限作为目标,来让大家有健康的压力,否则大家总觉得没有准备好。
8、领袖需要接受继续的栽培,如同保罗透过书信来帮助不同的教会一样。
9、需要安排针对不信的人的聚会,以及安排大家敞开家庭接待不信的邻居。传福音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0、财务每一个教会自己管理。需要的时候再彼此帮助。
11、未来的领袖在没有独立之前,需要至少隔周(最好每周)见一次,以更好被栽培。成为领袖之后就可以减少频率。
12、关于孩子的问题,可以让父母轮流看顾孩子,或年长的孩子负责看顾小孩子,或者父母需要训练孩子在家和在聚会时的安静(因为可能没有儿童主日学),教会重点帮助父母在家做合乎圣经的亲子教育,兄弟姐妹的家庭之间也彼此支持。当孩子被带到聚会,其他人也有责任来门训这些孩子,大人不仅仅要门训大人,也可以门训孩子,孩子也应该彼此门训。
13、领袖要给条件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恩赐,无论是治理、款待、鼓励、奉献、安慰、教导等,而不是依靠领袖做所有的事情。教会是大家一起来建造,而不是领袖来建造。
14、平时周间的聚会可以用来开展针对非信徒的小组,针对受洗或加入教会的小组,针对特定人群的培训,针对会友的小组等等,也可以用来培训潜在的领袖。
15、教会必须要建造在耶稣基督的磐石上,而不是某一个领袖的恩赐上。所有的活动需要以福音为中心,以耶稣基督为中心,教会最终要以福音和耶稣基督来吸引人,而不是其他。如果一个所谓的基督徒不想要耶稣,也不想要圣经所要求的肢体生活,也不想要遵行耶稣的命令,他不应该来这个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