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一系列文章的链接:
《是否应该取消儿童主日学(儿童敬拜)?(一)》--支持取消的理由
《是否应该取消儿童主日学(儿童敬拜)?(二)》--对取消的理由的回应
《是否应该取消儿童主日学(儿童敬拜)?(三)》--不支持取消的理由
《是否应该取消儿童主日学(儿童敬拜)?(四)》--对全家敬拜者的建议
首先我们从解经的角度回应:
1、旧约摩西律法确实规定以色列人有带着孩子来听神的律法的时候(申31:10-13),而且在历史上也真实地发生过,比如约书亚曾经做过(书8:33-35),约西亚王也是如此(代下34:30), 还有祭司以斯拉(尼 8:2-8)。但是我们需要留意几点:1)这是七年一次的大聚会(申31:10),和以色列人每安息日的聚会是有区别的。每一个安息日的聚会,摩西律法都会被诵读,但是并没有要求孩子也带去(申5:12-14;徒14:21)。2)犹太人的传统是孩子12-13岁接受成人礼,才被要求明白和遵行摩西律法。耶稣就是12岁才上耶路撒冷履行自己的宗教义务的(出23:14-17;路2:41-41)。虽然不等于耶稣12岁以前从来没有去过耶路撒冷,但从律法来说那都不是必须的。3)就算是七年一次的大聚会,也不是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参加。而是需要有理解能力的孩子参加的。以斯拉宣读律法的时候,是给听了能明白的人听的(尼8:2),包括孩子。拉8:1和尼12:43提到的“男孩女孩”和“孩童”的原文只是“孩子”,很难说多大年龄,应该是类似尼8:2中记载的有理解能力的孩子,否则不会为罪忧伤痛悔,也无法在诗歌敬拜那天大大欢乐。4)摩西律法规定教导律法首先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领袖的责任(申6:6-7;诗篇78:5-8)。所以这些经文不能证明基督教的主日崇拜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参加。
2、耶稣在地上传福音、医病赶鬼、施行神迹的时候,各种各样的人都可能来找他或跟随他,其中肯定会有拖家带口的(太15:29-38)。我们需要留意的是:1)耶稣当时是流动传道,会有各样的形式,耶稣也没有要求所有的聚会都必须带孩子来参加。耶稣也有在犹太人的会堂里聚会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大家必须带孩子来参加(可1:21)。2)耶稣当然欢迎家长带孩子来寻求他,确实有家长带孩子来找耶稣,希望得到耶稣的祝福,耶稣也确实祝福了(可10:13-16)。但这只是是说明耶稣不拒绝给孩子祝福,或者不拒绝孩子来寻求他。不等于家长每一次来找耶稣都必须带着孩子,而且这样的聚集和基督徒常规的主日崇拜也是不同的。3)作为基督徒的主日崇拜,其教导内容必须和耶稣一样,一定是神的话语(提后4:1-2),但是聚会的形式是否需要和耶稣当时的某一次聚会一模一样,也是值得商榷的。总之,我们不能因为耶稣的某一次聚集中有孩子,就认为主日崇拜必须成人和孩子一起参加。
3、保罗在两封书信中单独提到孩子要顺服父母,这肯定是针对孩子的,是对孩子讲的(弗6:1-3;西3:20)。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父母必须带着孩子来聆听呢?不一定的。一世纪的时候不像现在,交通和通讯都很发达。保罗写一封信给以弗所教会的人很不容易,需要找人花很长时间才送到他们手里,保罗不必要把针对成人和针对孩子的教导分开来写,相反,把所有的教导放在一封信里就够了。从弗6:4可以看到,保罗的看法和摩西律法类似,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是父母,而不是教会。保罗信中针对孩子顺服父母的教导也可能是由父母传达给孩子的,当时的会众中也可能有听了能明白的孩子,但那也只是所有孩童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保罗的书信也不能用来证明当时的教会是要求父母带着孩子来一起敬拜的。
然后我们再从神学的角度来回应:
1、很多支持取消儿童主日学(或儿童敬拜)的人秉持的是圣约神学的立场。圣约神学认为神与人立的约有两类,一类是行为之约,比如神和亚当所里的约,一类是恩典之约,包括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摩西之约、大卫之约、新约等。圣约神学认为恩典之约贯穿了旧约和新约,从亚伯拉罕到基督,恩典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记号从割礼变成洗礼(参西2:11-12)。亚伯拉罕之约既然包括圣约的家庭以及孩子,所以新约当然也应包括孩子。既然孩童也是神所立的新约的对象,也是教会的一份子,当然应该和大人一起崇拜了。然而当我们细细研究每一个约的立约对象和内容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推论是没有足够的圣经支持的。圣约神学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地方,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圣约神学似乎把不同的圣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给过于简化了(写到这里,我仿佛看到支持圣约神学的兄弟们当中有的可能要扔砖头过来了:))。因为边幅的缘故,这里不提供详细的论证。可以点击阅读《什么是盟约(圣约)?》《亚伯拉罕之约都包含些什么?》、《旧约和新约都有哪些不同?》、《新约都包含些什么》、《如何看待无条件的约中的“条件”?》等等。有更多有关的文章会陆续推出。
2、有些支持取消儿童主日学(或儿童敬拜)的人使用规范性的原则来看待儿童的敬拜。也就是说圣经没有提到的事情就不能做,我们只能做圣经提到的事情。所以既然圣经没有提到成人和孩童分开敬拜,我们就不能这么做。这种看法是没有足够的圣经支持的。而且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圣经没有说敬拜时有公告事项,我们是否在敬拜时不能有任何公告?比如说圣经没有说敬拜时大家都坐着,是否我们敬拜时只能从头站到尾?等等等等。
3、教会的主日崇拜并不是家庭敬拜的延伸,主日崇拜主要是为所有重生得就的人设立的,也是圣经对他们的命令,说“不可停止聚会”(来10:24-25)。家庭敬拜是父母为了顺服主的命令来按照主的警戒和教训来教养孩子的一个表现,也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集体崇拜的习惯的一个方式。这两者有交叉的地方,或共同的地方,比如都有神的话语,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家庭敬拜突出的是父母的权威,孩子未必都真的信主,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缘故才参与宗教生活,而教会里面所有的基督徒基本都是平等的,权威在于教会的长老或牧师等等。在家庭敬拜的时候是照顾家庭为主,而在主日崇拜的时候是照顾所有的会众为主,而不仅仅是家庭。为了表示对家庭的支持,教会当然可以安排针对全家人的活动,也应该许可预备好的家庭一起参与主日崇拜,但是主日崇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服侍家庭,而是服侍所有的基督徒,甚至包括慕道友。
4、洗礼和圣餐是主颁布给教会的两大圣礼,是为重生得救的人所预备的。至于是否可以接受孩童受洗和让孩童领圣餐,不同教会的看法不一样。有的教会认为可以确认孩童的得救,有的认为不可以,到了成人的年龄(比如18岁以上)才可以,有的则认为在一定的年龄(比如12岁以上)就可以。关于这一点圣经没有清晰的界定,每一个教会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但是如果教会确认了一个孩童的得救,确实应该给这个孩子施洗以及允许他领圣餐。至于没有确定得救的孩童,是否需要观礼,包括观看洗礼和圣餐,这是更加次要的事情,也没有圣经明文的规定。教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决定就好。
5、当教会设计主日崇拜的方方面面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圣经关于敬拜本身的要求,也需要考虑自己会众的特点和需要,因为圣经命令我们彼此相爱,爱是最大的。我们会考虑场地、交通、椅子、厕所、停车、音响等等诸多方面,都是为了彰显基督的爱。这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以神为中心的表现。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高举超过圣经对于敬拜本身的要求的时候,就是以人为本了。如果有的教会考虑到孩子和家长一起太闹,对孩子和家长都不好,对其他来敬拜的人也不好,把大人和孩子分开敬拜,恰恰是体现了爱的原则,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当然我也理解,对于确信圣经的命令是整个家庭必须一起敬拜的人来说,单单为了考虑人的需要而违背神的命令,就是以人为本的享乐主义了。所以我才在前面花了一些边幅阐明整个家庭一起敬拜并不是圣经的命令。
然后我们从实践的角度来回应:
1、教会设置儿童主日学(或儿童敬拜)确实可能会增长父母的懒惰,让父母把教养孩童的责任推给教会。但是把这个作为取消主日学的理由是可笑的。就好比因为主日崇拜会让一些人容易平时不读经,因为他们周日可以来听道,那么为了避免大家平时不读经,是否连主日崇拜一起取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透过教导和装备让家长重视合乎圣经的亲子教育,让父母在家庭中践行大使命,而不是取消儿童主日学。
2、孩童大一点以后就不来敬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儿童主日学成长起来么?迄今没有任何权威的机构给出权威的调查结果。相反,事实是,无论在儿童主日学长大的孩子,还是在成人敬拜中长大的孩子,都有信主得救的故事,也都有长大后离开神的故事。因为救恩乃是出于神。而且关键是孩子是否不断地听到福音,是否不断地把福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在于敬拜的形式。
3、父母和孩子一起敬拜的时候,孩子确实可以看到父母的榜样,这样的好榜样确实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这样的前提是父母一直或一如既往地能够在孩子面前做好的榜样。但是我们当中哪一个父母能保证:每一次主日崇拜的时候你都会被圣灵充满,不仅口唱心和地赞美主,而且听道的时候被神的话语频频触动呢?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敬拜状态也有不好的时候,而且我们也需要记住:父母的坏榜样也是会被孩子效仿的。感谢主的是,孩子的救恩不是被父母决定,而是神在创世之前就定好的。我们确实需要努力做好榜样,但是也需要承认我们是有限的和有罪的人。
4、父母敬拜主的榜样不仅仅限于主日崇拜那1-2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平时每一天和孩子一起的生活,以及在家庭敬拜的时候所做出美好的榜样。
5、孩子从小在成人的主日崇拜肯定会被耳绚目染,多少会留下印迹,慢慢长大后也能不断明白。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孩子从小会信主,神的话会不断刻画在孩子的心里。圣经没有应许每一个基督徒的孩子都会信主,所以把这一点作为要求孩子和成人一起敬拜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6、孩子在以福音为中心的儿童主日学或儿童敬拜一样可以被主得着,一样可以被训练成为基督的门徒,一样可以被教导正确的教会观,一样可以被预备长大后参加成人的主日崇拜,这在实践上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很多儿童主日学重点讲道德教训而不是福音,或者儿童主日学的老师没有得到恰当的装备和牧养,这是需要提高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取消儿童主日学的充足理由。
7、在主日崇拜活动中会有人参与各种各样的服侍,总有人需要在某一个主日牺牲自己,因为服侍的缘故而不能参与全部的敬拜活动。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服侍本身也是敬拜。而且服侍的人可以轮流,这样让大家都可以有机会参与完整的敬拜活动。同样的,即便带孩子在公共敬拜呆着的家长也未必能真正参与敬拜,因为家长需要照顾孩子,未必每一次都能专心。所以只要有服侍,就没有完美的敬拜方式。甚至牧师在台上讲道的时候,和在台下听道的时候,所经历的敬拜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只能依靠主的恩典,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取舍,这是主所许可的,不存在犯罪或被剥夺敬拜的权利的问题。
最后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回应:
1、有人认为儿童主日学是近代才有的事情,而且是为不信的孩子才设立的。不值得我们效仿。但是即便在主张取消儿童敬拜的教会,也会有针对不同年龄的孩童的不同课程,也会送孩子去根据孩子不同年纪有不同课程设置的普通学校或基督教学校。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大家都相信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设计的课程更加有效。那么为什么针对不同年龄设计的敬拜不是如此呢?
2、因着神的普遍恩典,敬拜的很多东西都在发展,后来有的东西未必是一种退步。比如伴奏的乐器是先有管风琴,然后是钢琴。比如音响系统的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不能说:因为过去没有,所以就一定是错的。儿童主日学也是如此。
3、从圣经的历史来看,在旧约以色列民的宗教生活中,很可能一个人在未成年(12-13岁)之前就是主要在家接受宗教教育,只有成人之后才去敬拜的场所正式参与各种宗教活动,包括一年三次去过节(出34:23),包括七年一次去聆听律法的训诲。虽然小时候也可能被父母带去,但不是必须履行所有的宗教义务的。所以从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和大人一起参与所有的宗教活动。初期教会比较简陋,很可能都是在某个人家里聚会,而且又有那么多逼迫,所以当时是否强行要求所有的信徒都带自己的孩子来聚会就不得而知了。
4、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如果教会为了福音的缘故,如同近代儿童主日学的起源一样,设立从婴儿到青少年不同年龄级别的活动,以吸引他们到教会来,渐渐认识主而得救,甚至最终吸引他们的父母来教会而得救,这未尝不是一个进步。当然我们不应该拦阻孩子去参加成人的敬拜,只要家长许可而且有充分的预备就好,因为基督徒应该一起敬拜是主的命令。
那么到底有哪些理由支持设立儿童主日学或儿童敬拜呢?请阅读下一篇文章《是否应该取消儿童主日学(儿童敬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