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健康教会的第三个标志

Maike, 23 六月, 2023

健康教会的第三标志:爱

我们的文化中对爱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有人把爱看做一种感觉,感觉到爱的时候,就爱,感觉不到爱的时候就不爱。基督徒甚至把这样的爱当做感动,有感动的时候就去爱,没有感动的时候就不去爱。有人把爱仅仅看做是行动,表达爱的方式主要是给对方钱或物资。也有人把爱当做一种责任,努力做当做的事情,却没有发自内心。有人爱作为一种交易,是因为我喜欢你、你对我好、你和我类似、你对我有益处我才爱你,如果你和我差异大、你对我没有益处、你伤害过我、你让我厌恶,我就不爱你了。也有人把爱当做“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样肤浅的爱,或把爱当做大家泡在一起时间就了自然就有的熟人之间的爱。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的看法尤其常见。大家来到教会仅仅是点头之交,或泛泛之交,并没有进入对方的生命来爱对方。当我们谈到要彼此相爱的时候,大家也会拿“和对方不熟”来作为借口而不去履行主耶稣颁布的彼此相爱的命令。

那么,圣经是如何定义和描述基督徒之间的爱的呢?

彼前1:22谈到弟兄姐妹之间的爱的时候用的是“philadelphía(5360) ”,这是一个复合名词,用来表达两种爱,一种是朋友之爱(phílos--G5384),一种是亲情之爱(G80--adelphós兄弟)。来13:1也提到了“philadelphía(5360) ”这个词,意思是让弟兄姐妹之间的爱持续下去。彼前3:8“philádelphos相爱如弟兄(5361)”是动词,强调地要把弟兄姐妹的爱活出来。

罗12:10提到“爱弟兄彼此亲热G5387”,是复合动词,表达两种爱,一种是朋友之爱(phílos  ),一种是亲情之爱( storgḗ )。意思和上面的类似。

帖前4:9和彼前1:22同时出现了“philadelphía(5360) ”和“agapáō(25)”这两个词。前者的意思上面已经提过,那么后者是什么意思呢?根据约13:34;约一3:16,基督徒之间用“agapáō(25)”来爱彼此的标准是耶稣的标准,也就是委身的、无条件的爱,是牺牲的、舍己的爱,我们需要用这样的爱来传递朋友之爱和亲情之爱。

彼后1:7讲“弟兄之爱5360”和对众人的爱(26)区分开来。说明对弟兄姐妹的亲热和对外人的爱是有所区别的。加6:10提到我们要向所有人行善,但是对一家人的弟兄姐妹更是这样。也看到弟兄姐妹的爱是优先的。虽然对外人也需要有基督那样的爱,但是对弟兄姐妹是有特殊的朋友之情以及家人之情的。

所以弟兄姐妹的爱至少包含三种爱:
1、朋友之爱,就是因着对方达到自己的某些期待,比如对方先爱了自己,或和有共同的兴趣和追求,所以自己也爱对方。基督徒之间本来就应该有朋友之爱,因为他们都有因着共同信仰带来的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也因着基督而来的爱而无条件地爱对方。
2、亲情之爱,就是因着基督我们成为了最亲的永恒中的一家人,所以我们要如同一家人那样亲热和分享,这是需要培养和学习的,这方面我们的原生家庭未必提供了好的榜样。徒4:32-35所提到初代教会就是如同一家人一样彼此分享和彼此帮助。
3、委身之爱,就是无论对方如何,自己都用基督的爱对待对方,都用朋友之爱和亲情之爱来爱对方,这是无条件的、坚定不移的爱。林前13:4-8描述了这样的爱的部分表现。新约圣经还提到很多和爱有关的命令,详情请见会友盟约

为什么弟兄姐妹要如此地相爱呢?
1、因为神就是爱,爱是从神来,但凡从神生的、信耶稣的都有爱(约一4:4-10了5;5:1;加5:6)。
2、首先我们会爱神,其次爱弟兄姐妹就等于爱神了(约一4:12;19-20;太25:31-40)。
3、爱神或主的就会遵守神或主的命令,神的命令就是爱,所以我们就会爱弟兄姐妹(约一4:21;5:3;约14:15;13:35;约一3:23)。
4、爱是我们得救的标志,因为我们越像神,就越确信自己的救恩,就没有惧怕(约一4:16-18;雅2:21-23;弗5:1)。
5、爱是基督徒的标志,因为爱让我们像耶稣基督(约13:35)。
6、教会是神的家,我们同有一位天父,我们是永恒中最亲的弟兄姐妹,理应如此彼此恩待(提前3:15;5:1-2;彼前1:17,22)。
7、这样的爱是对周围的世界的美好的见证,因为只有基督徒有这样的爱(约13:35;徒2:44-47)。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