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如何看待“回归耶路撒冷运动”?

Maike, 23 八月, 2024

我们先引用一个媒体关于J牧师对于回归耶路撒冷运动的看法的一段话,之后再写一些东西对J牧师的书及他的看法作出回应,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请代祷: 

J牧师提出一个问题:使徒行传1章8节的落脚点,是仅仅从耶路撒冷到地极就结束了,还是携手万民归回耶路撒冷?权威的新约学者Jacob Jerwell 指出,整个新约没有提到以色列宣教失败,反而,所有的宣教士都是以色列人。(“Luke and the people of God”, Mineapolis, Augsburg, 1972)而David Rave ns神学论文丛书,提出撒玛利亚是以色列失落的十二支派的观点。

J牧师发现,中国基督教界,很多人将“归回耶路撒冷运动”,看作是一种极端的狂热的举动。然而,查考圣经,却发现这是上帝从旧约时代就启示给他百姓的心意。

例如在赛二2: “万民流归这山”被通常看成旧约时代宣教的看法。

而徒一8: “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反应的是赛四十九6,是以以色列、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金牧师为此写了一篇研究论文,论文对此提出的新解释是,这节经文隐含着对万民流归耶路撒冷的含义。

在新约里,这些痕迹也处处可见:

如路加的使徒行传开始的时候就对以色列恢复的盼望;

耶稣从撒玛利亚走向耶路撒冷;

好撒玛利亚人,顺服了神的诫命……

耶稣复活后,十二使徒一起等候祷告,圣灵才降临。而初期的教会一一理想的以色列,也就是新以色列的恢复。

耶路撒冷、犹大、撒玛利亚都是新以色列。

J牧师也分析了中国宣教传统的缺点:1.“回归耶路撒冷运动”(BTJ),过于简化普世宣教的范围。简化虽容易聚焦,但造成覆盖范围不完全。2.中国教会在普世宣教上,非常需要更多的沟通。目前的现状是,有一些教会对此非常热心,另一些则非常冷淡,甚至是强烈的批判。相比西方宣教界基本上都是go,强调去到地极,有一些历史的包袱,中国教会则可以重新理解徒一8这个大使命,带领万民一起回归耶路撒冷。而客观评价中国上世纪的BTJ运动,非常有必要。

最后,J牧师总结说,客观评价中国上世纪的BTJ运动的历史地位,对中国教会的宣教运动有如下几点帮助:

可以承前启后。

可以整合回归运动和万民宣教。

可以赋予终末性的异象。因为没有终末性的异象,宣教运动容易成为殖民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