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服侍者第七课 服侍的对象(二)

Maike, 22 五月, 2025

路10:25-37

背景介绍:
1、上文是耶稣派七十个门徒出去做工,他们很成功,耶稣提醒他们不要把成就感、喜乐放在事工上,乃是在福音上。
2、耶稣的事工相对来说很失败,迦百农、伯赛大等城市的人都不接受耶稣,耶稣依然喜乐,是因为他和神有美好的关系,他以神的美意成就为乐。
3、下文是马大和玛利亚招待耶稣的故事。马大觉得努力做工才能得到耶稣的悦纳,但是玛利亚却注重和主的关系,结果马大恨挫败,抱怨耶稣和玛利亚,他因此并没有得到耶稣的悦纳。
4、自从创3章记载人类的堕落以后,人就活在谎言中,不再相信神,乃是相信自己。人以为来到神面前的方式是靠自己的行为。所以亚当他们犯罪之后就逃避神,以为一旦犯了罪,就会遭致惩罚,或神就不要自己,不爱自己了。人类因此都是律法主义者,都想靠行为称义,对神、对自己、对别人都是如此。我们把成就感、满足感、喜乐等都建立在行为上。我们觉得自己的行为可以达到神的标准。这些都是自欺。
5、因此很多人来找耶稣,都是问自己靠做什么得到永生,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行为,今天很多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行为不够好,或某些时候行为很遭,就怀疑自己是否能进天国。而当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救恩、神的接纳、神的爱没有确信的时候,方向就已经错了。表面上努力做工,但是动机却是错的。他并不享受自己的服侍。马大就是如此。这也是耶稣给门徒发出的警告。

律法师是真的来寻求答案吗?为什么?【经文说他来试探耶稣,也就是说看是否可以抓住耶稣的把柄,来定耶稣的罪,或让耶稣出丑,或让耶稣犯罪等等。总之不是好的动机。而且作为律法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导摩西律法,教导神的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实际上是来试探耶稣,看耶稣作为拉比就是老师是否明白旧约。而且耶稣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过他一开始就问错问题了,人怎么可能靠做什么得到永生呢?】

耶稣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乃是把他引向神的话。神的话远超过我们的话。耶稣当然知道他的动机,也知道他对摩西的律法书--摩西五经很熟悉。这给我们什么启发?别人来找你的时候,你是否带领他翻开圣经?或问他/他圣经是怎么说的?

律法师的总结对吗?【耶稣认可了他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是人能做到这两点吗?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29节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他故意问耶稣“谁是我的邻居呢?”,请问他为什么这么问?【这个人为了显明自己有道理,也就是说他自以为自己做得不错,或可以做得到。他的意思是“你告诉我谁是邻居,我就能做到爱他”。】

耶稣于是讲了一个故事,通常耶稣对你讲故事的时候,就说明你有问题了。

30节说明了这个故事的背景。一个人被强盗剥去衣裳,打得半死。原因没有说,也许没有钱,也许惹了强盗,也许反抗。。。最终奄奄一息。从耶路撒冷下来说明是犹太人。当时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不来往,犹太人觉得他们不正统,瞧不起他们,撒玛利亚人也不会去犹太人敬拜的地方耶路撒冷,乃是去他们自己的山上敬拜神(约4:20;4:9)。

“偶然”是“碰巧或恰好”的意思。这位祭司遇见这位半死的犹太人是碰巧吗?还是神的安排?利未人呢?

祭司和利未人都是服侍神的人,相对其他人来说离神更近。他们在圣殿服侍,为百姓献祭。祭司可以进入圣所,大祭司可以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他们的宗教地位是相对比较高的人。他们遇到这位半死的同胞的时候,他们为什么匆匆就从另一边过去了?【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担心碰了死人不洁净,他们不知道这个犹太人会不会死在自己手里,导致自己不能继续做宗教的事情(利21:1;民19:11-12)。也就是说他们担心这样会影响自己侍奉神。按照今天的中国人的看法,可能他们是担心碰瓷,怕这个半死的犹太人讹诈他们。所以还是离远一些好。】

你觉得他们这样的理由成立吗?为什么?

当祭司和利未人遇到这位犹太人的时候,他们的邻居是谁?为什么?【从爱你的邻居的角度,这时候这位半死的犹太人就是他们的邻居,他们都没有爱。邻居就是你比较近的人,或周围的人。】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就是觉得自己在做什么事情服侍神,却被别人打搅的时候?那时候你的反应如何?

这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有一个撒玛利亚人也看见了这个犹太人,也就是说看到了仇视自己的人,藐视自己的人,得罪自己的人,和自己保持距离的人,和自己没什么来往的人,很陌生的人。。(犹太人藐视撒玛利亚人,和他们没有什么来往)。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反应?

这个撒玛利亚人并没有走开,也不担心自己不洁净(他们也是信奉摩西五经以及其中的洁净的礼仪的),也不担心碰瓷,却做了一些列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他都付出了哪些代价?【1)宽恕的代价。等于他在爱自己的仇敌。他忽略了这个犹太人对他的敌意或仇视。2)物质上的。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并为他包裹。3)力气或精力上的。扶他上自己的牲口,陪他到旅店等。4)时间上的。陪他一直到第二天。5)金钱上的。额外还给二钱银子给店长,让店长来照顾这个病人,如果有超出的,将来还会回来还。什么?!有这么好的事?】

耶稣问的问题也很奇葩。耶稣问“哪一个人是这位半死的人的邻居呢?”,耶稣没有问“这三位哪一位在爱这位邻居呢?”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耶稣这么问的重点是这位半死的人,爱人如己就等于把别人放在你的前面;耶稣要暴露这位律法师根本不可能爱他的邻居,因为他后面的回答连撒玛利亚人都不会说出口;如果你不爱你身边的人,也许是碰巧的人,你就不配称为他的邻居?】

律法师为什么没有直接说是那位撒玛利亚人?【他们讨厌撒玛利亚人到一个地步,都不直接称呼他们是哪里人。他只说了“是怜悯他的”】。说明这位律法师如果遇到撒玛利亚人,他会爱他的邻居--撒玛利亚人吗?【不会的】

耶稣最后说“你去照样行吧”。耶稣这话没有错,但是他真的能这样行吗?这个律法师真的能完全遵守这两个诫命,因而可以得到永生吗?耶稣的本意是什么?【耶稣当然知道这位律法师做不到,他来是要寻找罪人,不是寻找义人,他在帮助这位律法师看到自己的罪,然后来寻求耶稣,然后才得到真正的永生。如果这位律法师真的醒悟过来,他就会如同哪位税吏捶胸对耶稣说“主啊,我做不到,可怜可怜我这个罪人!”,或如同彼得对耶稣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但是最后怎么样呢?我们没有看到。这暗示这位律法师并没有马上悔改,承认耶稣】

太5:23-24也提到你献祭的时候,就是服侍神的时候,如果和人有问题,先去和好,然后再回来敬拜神。你觉得是爱神更重要,还是爱你的邻居?为什么?【按照神的命令爱看得见的邻居,就爱看不见的神了,不看看得见的有神形象的人,就是不爱神】

你觉得你做到爱你所有的邻居了吗?可能你觉得爱了,但是你爱你的邻居如同自己了吗?你觉得你的罪是多还是少?

我们纵然如此污秽,和主的要求差十万八千里,主如何对待了我们这样的邻居?

这个故事也是对我们讲的。你觉得主的爱如何激励你去爱你的邻居?【邻居未必是住在你隔壁,或楼上楼下,或住一个院子的人,乃是你生命中随时可能遇到的人。你有没有看到你邻居的难处?你有没有觉得被打搅?你是否觉得这位邻居不值得你服侍?。。。】

总结:

1、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神的标准,我们都不是那个撒玛利亚人。我们都像这个律法师,非常自欺,觉得可以靠自己做的不错,可以得到永生,他觉得自己有资格藐视那些做得不如自己的人,他也不相信耶稣,甚至试探耶稣,其实他正在犯最大的罪,就是不信神儿子的罪(一个人不信神的儿子耶稣,就必死在罪中),他自己却浑然不知。我们都是劳苦担重担的人,我们不是骄傲、就是自卑,或自暴自弃。我们都像耶稣所讲的故事里的宗教人士,我们有宗教的行为,或表面上的好行为,却没有对神全心的爱,对人也没有真正的、无条件的爱。我们也都像那个被打得半死的犹太人,其实如果没有人救他就必死无疑,我们都需要被拯救。

2、我们只有依靠耶稣--终极的好撒玛利亚人,才能得救,才能得享安息。故事中的好撒玛利亚人服侍他的仇敌,只是动了慈心,等于救了他一命,他没有付出生命的代价,同样地,耶稣也是动了慈心,看见我们的痛苦和爱情,却为我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救了我们的性命。因为我们本是他的仇敌,他爱了我们这些仇敌。

3、我们本来是没有耶稣那样的爱的。我们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按照神的标准,我们既不爱神,也不爱人。只有我们信了耶稣,被耶稣服侍了,被耶稣怜悯了,被耶稣爱了,我们的心肠才会变得柔软,我们才有耶稣那样的爱,才会给别人不配得的爱,才会爱自己的仇敌,爱自己的邻居。 当你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给别人耶稣那样的爱的时候,你就知道是基督在你的里面,是基督在使用你爱你的仇敌,因为你自己并没有那样的爱。如同这位好撒玛利亚人对待他的仇敌犹太人一样。你会把所有荣耀归于神。阿们。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具体的改变?彼此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