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基督的心为心,活出谦卑合一的生命
腓立比书 2章1节-11节
讲师:洪国
弟兄姐妹平安
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我们今天分享的经文时腓力比书 2:1-11 节,今天的讲题是信徒当以基督的心为心,活出谦卑合一的生命。我们一起诵读神的话
我们一起来祷告,主啊感谢你,感谢你赐下你的宝贵话语,求你的圣灵充满我们,让我们知道我每个人都是自我为中心的人,我们的爱是为了自己更舒服。求你藉着你的话语让我们靠着你已经给我们的恩典活出谦卑合一爱的生命。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
第一、合一的根基
2:1 节所以,说明前面是原因,1:27-30。我们看以看到腓立比教会正处于外部的逼迫中。保罗要求他们要团结合一,因为他们是被同一个圣灵感动,相信的是同一个福音,藉着与基督的联合,他们就成为了天国的子民,因此保罗就劝他们要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在患难和逼迫中站立得稳,不要惧怕。
基于信徒已经有的这个身份,保罗在 2:1 节提醒信徒,要思想你们已经拥有的四个事实这是信徒合一的基础。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若)爱心有什么安慰,(若)圣灵有什么交通,(若)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在原文里面虽然用了四个若字,和合本只翻译出一个。但原文的意思不是假设,不是可能会发生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保罗要让信徒明白这已经是他们所拥有的。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是重生得救的你们就一定会经历这些来自基督的恩典。这也成为信徒合一的根基。
- 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这是说你们在基督里也就是与基督联合,成为信徒后你们经历主很多的劝勉。也就是说我们是靠着基督的权柄能力得到劝勉。这一点很重要,基督的能力越大,权柄越大我们得到的劝勉就越有力量。而劝勉的意思有三个意思鼓励、要求和安慰。神会藉着他的话语藉着福音在信徒之间发生。因此我们对基督的认识有多深就决定我们得到的鼓励安慰和对他的敬畏就越大。如果说劝勉指的是鼓励和要求我们很好理解,书信中保罗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活出与福音相称的生活,后面要求两个姐妹要和好恢复合一。那安慰是什么呢?1:29-30,说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对经历苦难的腓利比信徒来说他们最大的安慰是明确知道所受的苦难是神赐给他们的恩典,而且他们是为基督受苦。他们就一定会有盼望,并且能持守。为什么?1:30 节保罗给他们做了榜样,前面我们看到保罗在监狱中的枷锁,面对死亡他的安慰来自于他与基督的关系。有一种联合是保罗和腓利比信徒都是为基督受苦,更大的联合是他们都是与基督的联合,这就是最大的安慰。因为信徒明确知道苦难中的最大安慰来自于基督自己也受了苦以至于死,盼望在于神将他升为至高,那与基督联合为基督受苦的人神也会为他们伸冤,也会像基督一样得天父得荣耀。林后 1:5-7 节你与基督一同受苦,也必同得安慰。所以保罗用此来激发腓利比信徒得合一。
- 爱心有什么安慰
谁得爱心呢?显然是基督的爱心。在患难中神会藉信徒彰显爱,有时我们看到得弟兄姐妹之间的爱,我们不要忘记了基督是这种爱心得源头。保罗让腓利比信徒思想保罗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对保罗的爱,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爱。都是源于基督。如果不是基督我们这些人能在这里认识,并且能彼此相爱吗?当我们在患难挑战中弟兄姐妹彼此得爱心,是单单因为基督得缘故。我们不要只看到人为你所做的。我们要更加感谢神。阿门。所以保罗提醒他们出自爱心的安慰,会让他们激励他们继续有相同的爱心(2:2 节)以此表明他们的合一。
- 圣灵有什么交通,
首先这里是一种群体的体验不是个人的经历。这里讲的是在圣灵里的交通,在基督里你们彼此的亲密的关系。比如我们一起以神的灵敬拜(3:3)一起在圣灵同工,比如腓利比信徒和保罗一起开拓福音事工支持保罗的需要,一同分享圣灵的恩典。另外信徒都会被同一个圣灵引导。他们有同一个心志能面对外来的逼迫。1:27 节,因此保罗不允许这种关系被破坏,被分裂。也是再强调你们要合一。
- 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
慈悲这个词原文是五脏六腑,比喻一种强烈的情感,来提醒信徒保罗对他们的舍己的爱是基于基督的生命在保罗里面,因着基督的代罪救赎的爱驱动保罗如此的爱腓利比信徒,让信徒常常思想基督的慈悲如何触摸了我们的生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只是关注自己,更要去关注别人也就是 2:4 节顾念别人的事。怜悯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示关注,而怜悯的源头是基督,罪会让我们建立自己的国度,以自我为中心,优先关注自己的需要,一切为了自己的益处。我们就不会有怜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就是那个最不幸的人。我们强烈的慈悲就是情感只是对自己。因此我们的关系就会冲突,破裂。两个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即使有爱的行为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益处。只有当我们真正的被神触摸时,我们才会品尝被怜悯的滋味,因为若是基督只关注自己的权力益处,他就不会付上如此大的代价来怜悯我们。所以保罗这里在恳求他们思想起初被神怜悯的甜蜜,思想过去彼此的亲密,来吧让我们将分隔我们的强推到。这不仅是在教会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弟兄姐妹关系都是如此。夫妻关系紧张挑战冲突时,我们就想想起初你们的甜蜜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养育的孩子。现在让你愤怒的孩子,想想他一出生时你对他的爱,弟兄姐妹想想神如何藉着对方为你祷告,关心和守望。来吧让我们靠着基督将我们彼此之间的墙推倒。这种合一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既然你在基督里体验过那份真实的劝慰和鼓励;既然你从神的爱和肢体的爱中得着过安慰;既然圣灵内住在你里面,让你有份于神圣的生命团契;既然你无数次经历神慈悲怜悯的怀抱……那么,这一切已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恩典,就是我们今天能活出不一样生命的驱动和总根基! 我们的信仰不是从“我必须做什么”开始的,而是从“神已经为我成就了什么”开始的。阿门。
第二、合一的表现(2-4)
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不要结党,不要贪图虚荣;要存心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这每一条,都是在挑战我们那个根深蒂固的“自我”。
2 节说:“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不是说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一样的想法或者感受,不是要求我们都变得一样,保罗不是要禁止个人的创意和多元性,他是在说,基于你们的身份你们应当以天国、福音的事为念,不要以地上的事为念(3:19-20)这是总的目标。当我们的总体目标一致的时候,我们又都在同一个圣灵的引导下,就必然会结出公义的果子,就必然会彼此的相爱,因为福音就是在讲述基督的爱,活出基督的爱,有一样的心思,原文说是同一个灵魂,比喻信徒的合一就好像一个人在工作一样。如果我们都在爱心相同的时候都在关注彼此的时候就需要放下自私自利,就是放下结党。另外意念相同和有一样的意念也是再说同意耶稣基督为主并且顺服他的统治。所以盼望我们思麦也是以天国福音为念,比如我们的异象建立更多有爱有温暖有欢乐的家,我们的具体目标就是如果神预备我们在三年内要植出一个堂来。那我们所有的会友就要为此多多的代祷,预备好自己的心,在各个岗位上服侍的要主动的付上代价传承,多多的传福音。在福音的真理上教义上更要加强。这是我们思麦合一的表现。当保罗看到腓利比教会的合一他就喜乐,是因为神得了最大的荣耀。这也说明在神的家中,你的生命状态,直接影响到你弟兄姐妹的喜乐深度。 保罗在这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属天的奥秘:我们个人的喜乐,与我们群体的合一,是不可分割的。 当我们选择走向合一,我们就是在为彼此,也为神的仆人,而神因此就得最大的荣耀。这让我想起来派伯牧师的一句话神最受荣耀的时候,正是我们在祂里面最得满足的时候。对我们旁边的人说你在基督里的平安喜乐很重要。此时大家就明白 5 节保罗为什么说要以基督的心为心了,只有我们以基督的心为心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天国和福音为念,我们才会彼此舍己的爱、我们才会顺服基督。
紧接着保罗列出来两个需要除去的负面态度
2:3-4 凡事不要结党,不要贪图虚荣;要存心谦卑,“看别人比自己强”;个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故别人的事。
结党,就是营私,自私,就是自我为中心这是对合一有极大的破坏力,我们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在建立自己的国度。比如你的孩子不听话,你去处理,你可能会用圣经真理的方式去做,但背后你可能为了自己的荣耀,有时是无意识的,你可能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达到你的标准,你可能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影响了你,背后的动机有可能你不是真的为了爱孩子,更不要谈为了荣耀神了。这是更深层的自私。而这种自私会让你寻求荣耀,甚至得到荣耀。当因为你的孩子达到你的期待别人夸奖时你会很有面子很有满足感。当你的孩子达不到你的要求标准期待时你有很挫败,这就说明你在寻求的是虚浮的空洞的荣耀。这种荣耀是一种假象。因此我们不做任何事情去获得空洞的荣耀,比如你的地位,声望,权力财富的荣耀。贪图虚荣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贬低他人为了抬高自己。(我们常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这样做,想想我们平时聊天)
要存心谦卑,也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以及与基督的联合所带来的主动。谦卑不是被动的无能或可怜的屈从,基督的主动选择,主动的舍弃天上的荣耀,主动的成为人的样子,主动的忍受痛苦和十字架上的死亡,这展现了对人类极大的怜悯。所以跟随基督的人就会怜悯别人,就会关注他人。因为你在基督里,你的心是基督的心肠。而谦卑的做法就是看别人比自己强。意思是什么呢?
看这个字就是打破自我中心,就是你的目光要往外看,不要只盯在自己身上。同样看这个字也用在基督身上,6 节基督不看自己与神同等为抢夺的。基督没有自我为中心。他没有迷恋与神同等的想法,反倒虚己去了奴仆的形象,基督没有关注自己,反倒只想他来要服侍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意思就是你要关注别人超过关注你自己。就是要优先考虑别人的需要。让别人放在优先的位置,让别人得到尊重,陪伴他们、聆听他们、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这是不是基督在做的呢。这也是引出第
4 节.因此当我们都是为了别人的益处来思考我们肯定就合一了。
这就是福音驱动的社群生活:不是我第一,也不是你第一的简单互换,而是 基督第一,他人第二,我最后。这彻底颠覆现在世界的价值观。
但我们发现,靠着自己,我们根本做不到。所以,保罗没有停留在道德劝勉,他立刻把我们引向了唯一的动力和榜样。
第三、基督那颠覆世界的降卑之路 (2:5-8)
第 5 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让我们停下来,仔细思想这句话。在中文翻译里,我们读到的是“心”字。这个词在腓立比书中非常重要,出现了足足十次。它不是指一种短暂的情绪或感觉,比如我今天心情好或不好。它指的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简单说 是你做出判断、进行选择时,内心深处那套最根本的操作系统和导航仪。
所以,这节经文的意思,远不是“你们要尽力模仿耶稣”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要让引导基督耶稣一切行动的那个内在的思维模式、那个决定他每一步选择的价值体系,也成为引导我们、塑造我们的内在驱动力!”
基督耶稣的心,究竟是怎样的?祂那套价值操作系统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保罗用了诗歌,将基督那心的轨迹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一条清晰无比的 J 曲线,一条颠覆世界的降卑之路。
第一步:祂的起点——至高无上的荣耀 (V6a)
“他本有神的形像”
“形像”这个词,不是指一个外在的、可以剥离的画像。它指的是本质、本体和真正的身份。这句话宣告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基督从太初之初,就拥有完全的神性,与父神同尊同荣。祂的起点,是在至高无上的荣耀里,是在宇宙的宝座上。这是 J 曲线最顶端的那个点。
第二步:祂的选择——不紧紧抓住特权 (V6b)
“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这是第一个转折点,J 曲线开始“向下”移动的关键一步。“强夺的”这个词的原文,意思是一件需要紧紧抓住不放的战利品或特权。基督并没有把与神同等这个理所当然的身份,当作一个不容失去、必须死死抓住的特权。换句话说,祂没有利用自己神圣的地位来逃避苦难和服事,反而自愿选择不紧紧抓住这份特权不放。 这是一种主动的、出于爱的放手。
第三步:祂的行动——倒空自己,成为奴仆 (V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虚己这绝对不是指基督倒空了自己神性的本质。祂过去是、现在是、永远是全能的神。那么祂倒空的是什么?祂是倒空了自己神圣的荣耀、特权,以及独立行使神性权能的方式。祂以完全的神性,自愿选择活在完全的人性限制之中。而祂取了什么样的形像呢?是奴仆的形像。从神的形像到奴仆的形像,这是何等惊人的坠落!祂不是以伟大君王的身分降临,而是以最卑微、最没有权利的仆人身分来到我们中间。成为人的样式祂是真正地、完全地成为了人,体验饥饿、困乏、悲伤、痛苦,死亡。经历了我们一切的限制。
第四步:祂的顺服——降至死亡的谷底 (V8)
“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这条向下的路还没有结束。
自己卑微:祂的一生,从伯利恒的马槽到拿撒勒的木匠铺,是一个持续谦卑的过程。
存心顺服:祂的顺服不是被动的,是存心的,就是主动选择。
以至于死:顺服的顶点,是交出生命。
且死在十字架上:这是最终极的向下。十字架,在罗马帝国是最残酷、最羞辱的死刑,是专门为奴隶和最卑贱的罪犯预备的。这是 J 曲线的谷底,是黑暗、羞辱和死亡的深渊。
这条降卑之路,深不见底。如果故事就在这里结束,那么基督的生涯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剧性
的一幕,而我们所传的,也不过是一个悲壮而绝望的故事。我们所讲的“谦卑”和“舍己”,也只不过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自杀。但是,感谢神!故事没有在这里结束!J 曲线在穿过死亡最深的幽谷之后,有一个荣耀的、决定性的转折!
9 节: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请大家注意这个词所以。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连接词,它建立了绝对的因果关系。因为基督走完了顺服至死的向下之路,所以,神就做了一件对应的事将他升为至高!
升为至高这个词在原文中是最高级的形式,意思是升到最高的最高处。从十字架的最底层,到宇宙的最高处;从最深的羞辱,到无上的尊荣。这个翻转,是神亲手完成的。
并且,神“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
这是一种宣告:这位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就是那独一的真神!祂拥有与耶和华同等的权柄、尊荣和神性!
无不屈膝:意思是全部、没有例外地都要跪拜。无论是天使还是恶魔(天上的),是活人还是将来的万民(地上的),是已死的阴间权势(地底下的)——全宇宙一切受造之物,无论情愿与否,都将伏在祂的主权之下。
无不口称:意思是全部、没有例外地都要公开承认。那些信靠祂的人,将欢喜地承认;那些抵挡祂的人,将在无可推诿的事实面前,被迫承认。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这整条 J 曲线从降卑到升高的终极指向,是什么?经文最后一个子句告诉我们:使荣耀归与父神。
那么,弟兄姐妹们,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太大了!这不仅仅是关于耶稣的神学教义,这更是我们每一个跟随祂的人,每一天生活的终极确据和动力。这个升高的应许,正是我们敢走降卑之路的全部勇气来源!
总结实际的应用
- 我们看到耶稣主动的走出自己进入我们的世界,来靠近邪恶,是因为他主动选择了爱。
- 当耶稣选择爱的时候限制伴随而来,爱要主动失去自己的权利,荣耀,尊严。道成肉身让耶稣的生命变得有限,时间空间,饥饿,试探,由小孩子慢慢变大。这些都是限制。因此爱总会产生限制。
- 当耶稣决定继续爱,得到的是不断的增加痛苦,耶稣能理解我们人逃避受苦的反应方式,太
26:39 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虽然我们有时选择主动的爱,但最后却选择不爱。
因为是在爱不下去。臣妾做不到!!!)当我们痛苦不断增加,逐步往下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早知道不爱了,早知道不开始了,早知道…….所以我们对爱非常过敏,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爱的原因。此时我们会逃跑,或者用自己的权力来控制,而耶稣却羞辱的死在十字架上,并说父啊赦免他们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
- 当耶稣决定爱展现顺服天父,愿父你的旨意成就。(在关系中当我们知道我们的爱没有错,不是
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是效法基督的时候,这就是与基督的联合,因为知道紧随着爱,后面是受苦。他更知道终点是复活,我们会更有盼望更有力量。因此当我们觉得无法再爱,关系破裂,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相信耶稣的受苦死而复活,不信,我们就不会有力量,因为你看不到盼望,婚姻的例子。当你真的相信,又真的明白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的大能藉着我们与基督的联合展现在我们身上,我们又相信,发生在耶稣身上的事情也一定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时,那我们就知道我们此时的处境在哪一步。那你就警醒受苦时不要因为对方而犯罪,你就会明白你的逼迫受苦是在与基督一同受苦,你就会有忍耐,你就会有智慧,你也就会有喜乐。因为你有盼望,你知道那结局。那个盼望是谁都无法定义的改变的夺取的。当你这样思考时,你就复活了,神就得荣耀了。你也就得自由了,你也能饶恕对方,你也会继续爱对方。你就会让对方在你身上看到基督,神就会将你升
为至高。)阿门。而我们的生命是不断的这样的往复循环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更象耶稣基督。
今天,你和我都被呼召,在生活中活出一个个“小型的 J 曲线”。当你选择:
在关系中主动和好,向下移动,你的骄傲好像死了。在事奉中甘居幕后,向下移动,你的虚荣好像死了。
在利益前选择让步,向下移动,你的权利好像死了。
在这个时候,世界的逻辑会嘲笑你:你是个傻瓜!你是个失败者!你里面的老我也会控告你:你一无所有了!你被践踏了!但在这一刻,你要抬起头,定睛看那一位已经从死里复活、被神升为至高的耶稣!你要对你的心宣告说:不!我走的这条路,我的主已经走过了!祂的结局不是死亡和羞辱,而是复活和至高无上的尊荣!我相信,那位使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也必为我这为顺服祂而经历的每一次降卑负责,并在祂的时候,带来祂所命定的升高!
这个升高,不一定是世上的成功和财富。它可能是更深的内在自由,是更真实的喜乐平安,是更成熟的属灵品格,是神更亲密的同在与称许。并且,在永恒里,它将是那公义的冠冕。
因此,弟兄姐妹们,今天的信息不是一个美好的神学概念,它是一个可以支撑你度过每一个艰难抉择的、牢不可破的应许。
当你再次面临那个“向下”的呼召时——也许是去道歉,也许是去服事,也许是去放弃——请
你记住这三节经文。请你画出那条 J 曲线,然后在心里宣告:
“主啊,我愿顺服,我愿向下,不是因为我看轻自己,而是因为我信靠你——信靠你那颠覆世界的法则,信靠你使耶稣复活升天的大能,也信靠你为我存留的那荣耀的升高和最终的称许。我愿走这条路,为要使荣耀归与父神!”
愿神赐给我们这样的信心和眼光。阿们。
我们一起来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