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为什么使用会友制是必要的?

admin, 18 十月, 2021

为什么教会使用会友制是必要的?

会友制在有的教会又称为成员制或会员制,为了方便,我们统称会友制,因为徒4:23提到了“会友”这个词,就是“自己人”的意思。

太18:15-20告诉我们教会有权柄决定是否把一个人当做基督徒看待,也就是说有权柄宣告一个人是否是教会的一份子。因为教会只能包括基督徒。当一个人在罪中一直不悔改的时候,教会有义务把他当做非基督徒看待,来帮助他在未来悔改。

林前5提到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一个基督徒和他的继母同居一直不悔改,教会的人都知道此事,但是没有做应该有的处理。保罗要他们把这个人从教会中移出去。保罗宣称教会有判断这个人的权柄(林前5:12)。而且保罗认为教会是分内外的,也就是说谁是教会里面的人,谁是教会之外的人是有界限的(林前5:12-13)。保罗并没有认为这个要被当做非基督徒看待的人一定会失去救恩,而是盼望这样做的话会帮助他得救(林前5:5)。

林后2:5-11提到一个人因为罪被大家责罚,他已经为罪忧愁悔改,保罗劝大家要恢复他,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来,也就是说要把他当做基督徒来接纳。很可能这个人就是林前5提到的那个和继母同居的人,他后来悔改了。我们需要留意的是林后2:6提到他受了“众人的责罚”,“众人”的原文是“大多数人”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代表教会的大多数人都决定把这个人当做非基督徒看待,表明对他的责罚/惩戒。

提前5:6提到60岁以上的寡妇,如果没有人赡养,也符合一些特定的资格,可以被记在教会的册子上来给予生活上的支持。这说明早期教会就是通过名册来管理一些特定的人群的。

那么什么是会友制呢?会友制又称为“成员制”“会员制”,指的是教会通过一份特定的名册来管理被教会确认是基督徒的人的制度。当教会确认一个人是基督徒的时候,就把他的名字记在册子上,当教会确认一个人需要被当做非基督徒看待的时候,就从册子上移去他的名字。

会友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人知道谁是这个教会成员,谁不是。不是每一个来教会聚会的人都是这个教会的成员,有的人只是路过或访客。也不是每一个号称是基督徒或说自己受洗的人就是真的基督徒,也有异端邪教的,也有没有真信的,教会有责任进行分辨。如同林前5:12-13说的,教会需要知道谁是基督徒,而且是这个教会的人,谁才是属于一家人的兄弟姐妹。

会友制的最后一个重要意义是,让你知道你和教会其他人的关系如何。来13:17要求教会的成员要顺服教会的管理者。如果你不是这个教会的成员,你就不需要这么做。如果你决定成为这个教会的成员,你就必须这么做。你不会也不需要去任何一个教会访问的时候都顺服那个教会的管理者,但是你需要顺服你所委身的教会的管理者。如果你是教会的管理者,你也不需要为任何一个路过你教会的基督徒向神交账,因为主要你牧养在你们当中的群羊,按照神的旨意照管他们(彼前5;1-5)。会员制帮助管理者知道谁是这个教会的成员,他需要牧养谁,需要为谁向主交账。

有人会说:难道会友才是基督徒吗?难道只有会友能进天国吗?难道会友就一定能进天国吗?难道非会友就一定不能得救和进天国吗?

答:简单来说,会友不一定都能进天国,非会友也不一定不能进天国。因为教会也可能会犯错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教会有一套关于加入教会的课程以及一套审核是否是基督徒的程序,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判断准确。主耶稣知道教会会犯错误。所以赐给教会天国的钥匙(太16:16;18:18),让教会给所确认的基督徒施洗(太28:19-20),也把确认是非基督徒的人逐出教会(太18:17)。这样教会就有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无论如何,加入教会不是为了能进天国,而是为了遵守主的命令,让自己过合主心意的教会生活。

有人会说:圣经没有会友制啊,我们怎么能说会员制来自于圣经呢?

答:是的,圣经确实没有“会友制”这三个字,但是有“会友”这个词(徒4:23)。从圣经关于教会的教导可以推论出会友制这样的应用,用来区分一个人是否应该被看做是基督徒。教会应该是一群基督徒的群体,而谁是基督徒是有教会来做最后的判断的,所以教会需要有一套体制来知道和维护谁是基督徒,谁不是,这套体制就是会友制。实际上,每一个教会都有一套自己的成员制,只不过正式程度不同而已,也就是说教会一定会判断谁是基督徒,谁不是,判断谁是这个教会里的人,谁不是。因为教会总会给人施洗,总会允许人领圣餐,总会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在这个教会做同工或领袖,这些人就是教会认为是基督徒的人。只不过不同的教会在会员制方面的做法不同罢了。而正式的会友制会帮助教会更加合乎圣经地开展管理,让教会的治理上一个台阶,这正是中国教会应该走的下一步。

愿主祝福中国的教会!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