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一定要加入教会才能受洗么?

admin, 12 十一月, 2021
    一定要加入教会才能受洗么?
 
    从理论来说,受洗等于宣誓委身于基督,受洗的意义就是和基督同死同活,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主而活,同时也等于是因着和基督的联合而成为耶稣基督的身体的一个肢体。这如何在有形的教会体现出来呢?就是加入当地有形的教会,活出作为肢体的作用来。
 
    从实际来看,我们可以从徒2:37-47看到历史上第一个教会就是如此。当3000人受洗之后,就彼此委身过合神心意的教会生活。他们真的是切实地彼此相爱。
 
    所以受洗不是成为会员的前一步,而是受洗就开始了会员身份。如同会员是一间房子,受洗是房子的门口。如果教会有受洗课程、委身课程、面试和会众投票,这应该成为受洗程序的一部分。受洗应该是全教会都参与的部分,因为是全教会对这个肢体的确认。根据大使命,受洗是门徒的第一步。也是徒2章第一个教会所执行的事情。所以如果你认为你信了,这是你首先要考虑做的事情。由于受洗是信仰的公开宣告,所以受洗和会员制是分不开的。圣餐是另外一个会员的记号。圣餐等于更新自己对主的相信和委身。林前10:7告诉我们同属一个身体的人才领用圣餐。
 
    如果我们把受洗和加入教会割裂开来,就会变得很搞笑。等于说我们承认一个人是基督徒,但是却不认为他应该过一个基督徒应该有的教会生活,或者等于说我们成为一个人是基督的身体的一部分,却不要求他过作为一个肢体应该有的生活,这说明我们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的。
 
    有人会说:起初教会都是信了就洗了啊,哪有这么复杂的程序?哪里要求上这么多的课程?这不是律法主义么?爱在哪里?
    答:当我们查考使徒行传看初期教会的情况,会发现他们确实没有很多的程序,也没有上很多的课程,而是信了就洗了。这里面的关键是信。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人真的信了,而且他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已经是耶稣基督的门徒,被分别为圣归给耶稣了。起初的教会是怎么知道一个人真的信了呢?我们一起来查考他们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一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形的教会。首先当时在五旬节来耶路撒冷朝圣的是虔敬的犹太人(徒2:5),说明他们对旧约是熟悉的,他们在盼望那位将要来的弥赛亚,就是基督。其次是当时包括使徒在内的所有门徒都经历了神迹,都说起方言来,都在用那些敬虔的犹太人本地的方言来诉说神的伟大(徒2:1-12)。这样的神迹让那些敬虔的犹太人大为震惊。其三是使徒给他们讲了福音,也就是耶稣就是那位弥赛亚,使徒是从旧约关于弥赛亚的应许开始讲的,知道耶稣复活升天和圣灵的浇灌。从徒2:37节可以看到当时很多人听懂了,所以觉得扎心。其四是那帮人问彼得他们应该怎么办,也就是说他们怎样才能得救,他们心里已经认罪,他们想找到出路。这明显是圣灵的工作。其五是彼得告诉他们对福音应该有的回应,就是悔改信主,接受洗礼。他们显然听懂了。徒2:41节说领受彼得的话的人就受了洗。也就是说其中有3000人(未必是所有的人)相信了福音,悔改归向了主,然后接受了洗礼。最后从徒2:42-47看到这些人果然是信了的,因为他们用实际的生活来彰显了他们的信仰。
 
    我们回头了看今天来教会的人,他们和起初这第一个教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没有面临当时的巨大逼迫,没有旧约的知识和信仰,他们没有因为神迹而来的惊叹,他们未必明白福音是什么,他们未必有扎心的认罪的经历,他们未必很快领受的神的话。而且当时的使徒有特别的恩赐,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也可以让人经历圣灵的工作,比如徒5:3提到彼得超自然地知道有人想欺骗神。徒8:14-17提到使徒按手就会赐下圣灵。徒19:6提到保罗按手就会赐下圣灵。这是起初主为了让福音快速传开所做的奇事,不是今天的教会都能遇到的。
 
    二是徒8:26-39提到腓利给一个太监传福音的故事。首先我们看到腓利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他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徒6:3-6),能施行神迹奇事(徒8:5-8),能直接被主提走(徒8:39)。请问今天有多少人和腓利这样的人类似呢?其次是这个太监去耶路撒冷礼拜了。说明虽然他是外邦人,但是他很可能加入了犹太教,对旧约也是不陌生的,而且徒8:30-33提到这位太监居然在读以赛亚书!请问今天教会里的人有多少和太监类似,对旧约如此了解,也已经对神有所了解呢?其三从徒8:34-35可以看到太监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耶稣就是弥赛亚,所以腓利给他讲了耶稣是谁。这和第一个教会的情况类似。当太监认识到耶稣就是那位弥赛亚的时候,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请问今天多少人和太监的情况类似呢?其四是徒36-38提到太监已经相信,而且提出受洗。说明太监是明白受洗是怎么回事的,而且已经相信。所以腓利当场给他施洗了。请问今天多少人明白受洗和相信的含义呢?最后是我们看到太监的生命发生了翻转,他体现出一个真正得救的人的基本特征,就是喜乐(徒8:39)。今天又有多少号称信了的人有如此的喜乐呢?
 
    三是徒16:25-34中禁卒全家信主受洗的例子。这个例子很特别,禁卒一般是外邦人,没有旧约的背景。所以和我们今天的人更加类似。首先我们需要留意的是当时的基督教是被逼迫的,保罗他们就是因为传福音而被抓起来,被剥光来棍打,是相当残忍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信主是有极大的代价,甚至面临生命危险的。其次是保罗他们在监狱里不仅没有悲伤叹气,反而放声赞美神,这是无比美好的见证。相信对于当时的禁卒是震撼的。今天多少传道人可以这么做呢?其三是最让人震撼的事情发生了,地震来了,监狱的门和囚犯的锁链都松开了。这是让禁卒无法想象的。他彻底失控了。他以为囚犯都逃走了,所以要自杀。今天的人有多少经历这样的神迹?其四是保罗他们呼叫禁卒,告诉他囚犯都没有走,这也是神迹。那有被迫害的犯人不借着机会逃走的?谁还会顾念禁卒的生死?但是保罗彰显了极大的慈爱。其五是禁卒的内心经历了极大的翻转,他没有抓保罗他们,再次上了锁链,而是请他们出来,自己匍匐在他们面前,问他们如何才能得救。禁卒已经知道有神,而且保罗他们就是神派来的人,禁卒已经不再担心自己地上的性命,而是担心永恒的生命。你见过今天教会的人有这样的表现的么?最后我们看到当保罗把福音讲给禁卒一家听的时候,禁卒的生命发生了翻转,禁卒一方面洗保罗他们的伤口,一方面体现出信心而来的喜乐,他已经不再担心自己地上的安危,已经他已经相信了永生。今天在教会号称自己信了的人多少有这样的翻转?
 
    所以我们必须谦卑地承认,我们和起初使徒年代的情况是不能比的。无论是牧师长老的情况,还是教会里的人的情况,都无法和起初同日而语。但是作为教会的责任是一样的,就是教导福音,帮助别人明白福音,确认别人相信福音,最后给他们施洗。也就是说教会需要确认一个人已经是耶稣基督的门徒才能给他施洗。当然确实有的人神迹般地领受和改变,很快受洗。但是一般情况下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才拟定一套课程,旨在帮助有兴趣的人明白福音是什么,耶稣基督是谁,同时也观察他们生命中是不是已经有主,已经被主改变,是否经历主,让我们可以判断他是否已经确信。我们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关于教会的正确观念,帮助他们明白作为耶稣基督的门徒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看他们是否能领受。这样慎重的态度确实可能会让一些人的受洗时间滞后于他真正得救的时间,但是这总比草率地不加分辨地给一个号称信了的人施洗要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得救却受了洗,对主,对这个人,对教会都是亏损的。相反,一个人如果已经真正得救,他早晚会体现出新的生命,他的受洗也是必然的。一句话,晚洗比早洗好。
 
    有人会问:那如果一个人受洗后就需要马上去其他地方怎么办?这样的人就不能给他受洗了么?
    答:首先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一个人受洗后哪怕在受洗的教会委身几天,或几个星期,或几个月,这也是加入了教会。他如果需要离开,或者事先知道自己将要离开,可以提前告诉长老,一起协商。如果长老觉得更好的做法在另外一个他未来委身的教会受洗,这是可以的,就是先不给他施洗。如果长老觉得给他施洗是好的,让他可以在这个教会过一段教会生活再离开,这样帮助他离开后去其他教会过合神心意的生活。这也没有问题。所以需要不同的案例单独处理。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