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有人包括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罪性或败坏。
1、孩子孕育以先已经犯过罪了。孩子已经在亚当里犯了罪,已经不是新手了(罗5:12,19)。不要对孩子犯罪感到惊讶。没一个人生来是无辜的。我们会犯罪是因为我们是罪人。环境确实会影响,但不决定我们的有罪的思想和行为。
2、每一个孩子都带着败坏来到这个世界。孩子不会一来到世界上就寻求神和公义。甚至不是中性的无辜。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寻求私欲的满足。如果任由他自己,他一定会追求罪。诗篇58:3 说恶人一出母腹就走错路。。。罗3:10-18描述了全人类的堕落和败坏。
3、随着孩子的长大,罪性会不断显露,父母需要有心理准备,不要以为孩子长大就没事的。小时候斗勇,长大了要斗志和斗勇。从只会胡闹、到摔东西、到打滚、到说刺激你的话和讨好你的话、到打你,都是为了控制你。不要被孩子控制,乃是被神的话语控制。
4、魔鬼是不信的人的父亲,孩子从小就被谎言的捆绑,包括以为自己是上帝等等,即便信主后生命中还残留很多谎言,有很多和圣经的真理不一致的信念和想法。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随便怀疑孩子的话。需要不断告诉孩子真相和真理。说一万遍也不要放弃。
5、小孩之所以看起来可爱,一方面有神的形象,一方面是因为罪的表现只是还不够显著而已,一方面是孩子和你一样善于伪装。人更喜欢罪,而不是公义。(耶17:9;约3:19)。孩子长大以后只不过犯罪的手段更多和更诡诈而已。
6、孩子生下来是不会分辨善恶的,他满脑子都受谎言和罪的影响,需要不断教导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要透过教导、训练和管教等来让他们成长,否则孩子只会成为智力高超的罪人。
7、因为孩子的罪性和谎言,光对孩子说话未必是听的,所以要训练,也要管教,否则孩子很难改变。以为孩子长大了就一定会懂事,这是自欺欺人的幻象。因着神的同在,孩子会改变的。
8、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有罪的人,也不是完美的,学会在孩子面前认罪,不要试图成为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不要假冒伪善,乃是让耶稣成为孩子的英雄和榜样。
9、要记住父母也是有罪的,你不会有完美的亲子教育,你一定会在亲子教育中犯很多的罪和错误,不要以你的孩子、你的亲子教育为满足,孩子也不可能完美,乃是充满了罪,乃是要以耶稣基督为满足。主耶稣爱你,已经担当了你所有的罪孽和过犯。
10、不断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罪,看到自己的败坏,看到罪的结局,把孩子引到主耶稣的面前,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配,而不是觉得自己不错,自己没有罪,自己得到的一切似乎都是该得的,别人都是欠自己的。这才是真正的谦卑。
四、孩子最大的需要是福音和重生。
- 对于孩子与生俱来的败坏只有一条救法--就是重生。从肉体生的孩子没有能力从罪和魔鬼的捆绑中走出来,他们没有圣灵,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取悦神或从内心顺服神。从肉体生的就是属于肉体的。没有圣灵。罗8:7-8. 弗2:1,3。
- 作为父母,你的第一优先是传福音给孩子,这是持续不断要做的事情。需要教导神的律法,教导福音,他们看到自己的罪以及对救主的需要,把他们带到主耶稣的面前。
- 然而要记住:重生不是你作为父母能做到的事情,贿赂、强迫、怂恿、操控孩子都会导致虚假的认信。真正的信心只能来自神。救恩是孩子和神个人之间的事情。你只是器皿,你不是上帝。
- 作为父母,你的责任是在家中高举耶稣,把孩子带来救主的面前,同时多多为孩子祷告。罗10:4. 你是孩子的首要的、最重要的传道人。孩子是你首要的传福音的对象。要用诸般的智慧,孩子从小到大认识事物的方式有变化,你传福音的方式也要改变。
- 要和孩子进行以福音为中心的交谈,任何事情都可以引到福音,引到主耶稣基督,帮助孩子建立对福音的信心,并学会应用福音。比如和别人的关系、学会知足、学会爱不可爱的人、学会顺服、面对学习等等。
- 不仅要言传,而且要身教。孩子会仔细观察你的生活、会看你是否真的相信你教导他们的,你是如何活出来的。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就是教导的机会(申6:6-7)。无论你是否在教导,你都在用你的生活来教导孩子。
- 不要把神只是挂在嘴巴上,需要时常是否把孩子的属灵放在第一位,花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亲近神,是否花时间了解孩子的内心,还是仅仅关注孩子的行为。不要把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世俗的攀比。这是你需要反省的,
- 你最放心的事情是当孩子学会和跟随主耶稣,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福音,在不断被福音改变,在和主耶稣有越来越亲近的关系。如果孩子还没有学会,不要让孩子远离你。你是孩子首要的老师。
- 要让孩子从你的身上看到福音,和你一起经历福音。有公义地对待孩子的时候,也有恩典对待孩子的时候,有向孩子认罪的时候,有宽恕孩子的时候,有拥抱孩子的时候,有命令孩子的时候,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认识福音。
- 不断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靠耶稣基督而称义,而不是靠自己的行为,乃是因着信心,不断帮助孩子省察自己的信心,不断帮助孩子专注在主耶稣的身上,而不是外在的行为而已。内心更加重要。人总是看容易看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