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第五课 宣教的历史(二)

Maike, 27 七月, 2024

先回顾前面所讲的 宣教的神 心系万民的神 大使命如何从使徒的时代延续到今天?

宣教的历史(二)

我们上一次讲了使徒时代的宣教,这里总结一下使徒时代宣教的一些特点:
1、平信徒宣教和宣教士并行。平信徒宣教、带职宣教是主流。
2、信徒有爱的教会生活成为美好的见证。
3、信徒对邻居的爱成为美好的见证(加6:10;帖前3:12)。
4、从犹太人到犹太人+外邦人的宣教最后延展到从外邦人到外邦人的宣教。提多就是例子。
5、没有语言障碍为宣教提供了便利。包括希腊语和希腊文圣经的流行。
6、宣教士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会融入对方的文化。
7、宣教士会最终会栽培教会领袖,把大使命传承下去。

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基督教是东方的宗教还是西方的?我们会常常听人们说:基督教是西方的宗教。真的吗?其实基督教是东方的宗教,是亚洲的宗教。
1、耶稣生于伯利恒,主要在巴勒斯坦地区活动,这属于亚洲。早期基督教最活跃的地方是小亚细亚,也是亚洲。
2、使徒们也有人去了东方宣教。有资料表明使徒多马曾经去了印度宣教。教会的第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斯(Eusebius)(263-340AD--Caesarea凯撒利亚的主教)在《基督教会史》有如下记载:我们救主的圣使徒和门徒分散到全世界。按照传统,多马去了帕提亚(Parthia);约翰一直在亚细亚(Asia),最后死在以弗所。
3、五旬节来朝圣的人也有很多来自东方,比如帕提亚人、以拦人等,他们信主以后也可能建立了东方的教会。

下图是五旬节来耶路撒冷朝圣信主的人可能把福音带回去的图:

五旬节1

但是我们讲宣教历史的重点依然在西方,为什么?因为:
1)基督教是在西方成为主要信仰的,东方一直是少数或极少数(除了个别国家亚美尼亚301年接纳基督教成为国教,不同的时期派宣教士到中东、高加索地区、欧洲和印度等地区,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2)现代的宣教力量主要来自西方,而且此后基督教才在东方扎根和蓬勃发展(比如中国曾经有过景教,但是200年左右就基本消失了,直到现代宣教士一批又一批地来华,基督教才得以发展)。

二、希腊教父时期。100-300年

教父用来指用来指代那些在早期教会中对基督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家或神学家。6世纪方济各会的修士Ennodius最先将这些贡献卓越的早期圣徒称为“教父”。拉丁语"Pater"意为"父亲",代表这些人对基督教神学的指导和影响,就像父亲一样。.使徒去世后,接棒的门徒继续宣教,教父们基本都用希腊文写作,因为一方面基督教早期主要在罗马帝国的东边传播,而东边流行的是希腊文,另一方面即便在罗马,普通人士也会希腊文,高等教育或上等人士才流行拉丁文,所以那一个时代基督徒的圈子主要用希腊文,所以称为为希腊教父时代。一方面是传扬福音,一方面是为基督徒辩护,包括抵挡异端等。很多希腊教父又称为护教者。

比如公元153年,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外邦人的护教家游斯丁(100-165 CE)在罗马写成了他著名的「护教书」(Apology),约于公元165年,他为了信仰在罗马被斩首殉道,因此他被称为「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在帝国西部有爱任纽(「驳异端书」,公元200年为主殉道)和北非迦太基的特土良(Tertullian-155-220CE-也写了护教学),东部有亚历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150-215 CE)和俄利根(Origen--185-254 CE)(「驳克理索」是对基督教非难者一部精彩的反驳)。

这一段时间的逼迫原因:
1、宗教原因:基督徒拒绝敬拜国王以及他们的偶像。
2、政治原因:基督徒人数的增加被视为对帝国的威胁。
3、社会原因:把社会的不安归咎于基督徒。

逼迫和宣教的情况:
1、开始有全国性的逼迫。好几任皇帝都是如此。逼迫的手段有:抓捕基督徒,用监禁、拷打和死刑来惩罚他们,然后处死: 钉十字架、烧死、投喂野兽等。没收财产: confiscate property,告发基督徒的财产就归于自己,也有的皇帝是充公。流放: exile。禁止宗教活动。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的逼迫称为“Great Persecution--大逼迫”发生在303年,罗马皇帝要求所有的人必须遵从罗马的偶像崇拜习俗,结果导致基督徒的家被拆毁、经书被烧掉,基督徒被逮捕、折磨和杀害。

坡旅甲(Po1ycarp)是经使徒约翰亲自带领的最后一位信徒,生活在公元69年左右至约156年。他被捕后,被带到士每拿的竞技场中,场内坐满了观众。地方官对他说:「辱骂基督,我就释放你!」但坡旅甲回答说:「八十六年来我事奉他,他未尝亏负过我,我怎能咒骂这一位曾经拯救我的人?我是基督徒,他是我生命中的王!」 于是地方官向群众宣布说:「坡旅甲承认他是基督徒了!」 群众喊叫说:「把他烧死!」 立时,木材堆集了起来,坡旅甲请求不必将他捆在火刑柱上,他说:「就让我这样吧,因为那加给我力量的必能帮助我坚立在柱前,无须用钉子将我钉牢。」于是柴堆被点燃起来,当火焰吞噬坡旅甲之际,他大声祷告说:「主啊,全能的神,基督的父,我赞美你,因你使我配在此时此地加入你见证人的行列,得以分尝基督所饮的杯。」坡旅甲于公元156年殉道。

2、因着逼迫,教会基本都是底下聚会,在逼迫中他们更加团结,有更加紧密的组织,他们彼此相爱和彼此鼓励,如同彼得前书一样,信徒们在逆境中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罗马有很多地下的隧道,他们就在下面找地方聚会。来聚会的人基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他们因着有复活的盼望,在逆境中忍耐和坚持。这本身就是强烈的见证。一般的信仰在逼迫中都是逃亡的,他们却没有。特土良曾写过外邦人对基督徒的印象是“看啊,他们这样地相爱”。

3、北非迦太基的护教家特土良(155-220年)说过“殉道者的血是教会的种子”。殉道者本身就是福音的见证。殉道者的见证大大激励其他基督徒,如同腓1:12-13,甚至不信的人都因此信主。让围观或知道的部分人重新思考人生,思考基督徒的信仰。什么让这些人对于死亡毫无畏惧,甚至为逼迫他们的人祝福。

4、基督徒一直在积极地给周围的人传福音。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是草根运动,而不是精英运动。耶稣拣选的是普通人,参与宣教的也是。耶稣说过贫穷的人有福了,富足的人有祸了,有钱人进天国是难的。耶稣和他的门徒都是普通的阶层。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也赢得部分社会精英,但是这些不是基督教的主体。神拣选的是软弱的、卑微的、什么也不是的。

5、基督徒一直没有停止行善。罗马帝国曾有多次的灾荒和瘟疫,基督徒都挺身而出。他们收留无家可归的人、穷困潦倒的人,帮瘟疫中死去的人收尸。

6、资料表明一直有一些类似保罗那样的宣教士去不同的地方宣教。 同时他们也利用文字来传扬福音和宣教。亚历山大的神学家俄利根(Origen)见证了很多教会领袖出去宣教,包括城市、郊区、乡村等,建立教会和按立领袖。

从30年到300年左右,基督教从很少的人开始,最后成为罗马帝国的首要宗教,每一个省份和城市都有基督徒和教会(绿色的地方估计60以上的人是基督徒,偏红色的地方估计20以上是基督徒,黄色的地方的基督徒则相对比较少)。以下是当时的基督教版图:

300

三、拉丁教父时代(300-500年)

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时代的分水岭就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e)大帝宣布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懂罗马帝国,和当时帝国西部的马克西米安斯进行一场对抗。这边的人数相对比较少。在行军过程中,据说君士坦丁大帝看到了一个光辉的十字架,并听到声音说“以此征战,”并说他将赢得胜利。 君士坦丁大帝看到这个迹象后,让士兵使用了象征基督徒信仰的标志,他最终击败了对手马克西米安斯,获得了整个罗马帝国的统治权。据说之后他就接受了基督教。

后来君士坦丁堡大帝313年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合法地位后,基督教在380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传播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罗马帝国从基督教的压迫者变成支持和拥护者。带来基督教的迅速增长。拉丁教父时代要结束的时候,绝大部分的罗马帝国地区都有教会了。据说这个时代罗马帝国的基督徒翻了四倍。

拉丁教父的教会发展和过去的使徒时代、希腊教父时代不同,过去基本在城市,乡村不多,教会合法化之后,城市教会的主教也负责某一个片区,所以宣教也进入乡村。传教是城里的神职人员去做的。帮助建立很多教堂。

基督教成为国家宗教有好有坏。坏处是假基督徒日益增多,因为很多人为了利益加入教会。跟随主的代价在降低,教会在世俗化和日益衰败。教会开始热衷与财产、权利、政治、组织结构、内讧等。政治也开始干预宗教。皇帝开始介入基督教的事务。包括处理异端问题等。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修由于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局,干脆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并任命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成为两个帝国的皇帝。

这时候的教父主要用拉丁文写作,因为基督教已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罗马帝国西边、欧洲等地,拉丁文成为这里的主要语言。拉丁文圣经开始被广泛使用。

特土良是被誉为教父时期仅次于奥古斯丁的神学家。他是第一个使用拉丁文写作的多产神学作家。他的著作远远超过前人,所以他就被称作拉丁教父和西方神学鼻祖。由于受过律师的训练,他用词用语相当的精准。他发明了许多神学术语,有很多都是他发明的。比如说三位一体等。耶柔米(Jerome,约347年-420年)。他是早期教会最伟大的圣经学者,他精通多种语言,包括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被认为是翻译圣经的权威。他最大的贡献是历时将近25年将新旧约翻译成拉丁文。而且旧约部分是直接从希伯来文翻译过来的。这个就是成为现在非常有名的叫武加大Vulgate版本。拉丁圣经成为了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标准圣经版本,促进了拉丁文在基督教世界的传播,拉丁文成为了基督教教会的宗教和学术语言,使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成为天主教唯一承认的圣经版本。奥古斯丁是被誉为最伟大的教父。他是出生在北非,17岁的时候到迦太基去攻读修辞学。他在那个时候就与一个女子同居了14年,并且生了一个儿子。他一方面也不结婚,他放纵情欲,一方面他也追求真理。而且他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还误入歧途,他有9年的时间是相信摩尼教的。他的母亲叫莫妮卡,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所以她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呢,她就经常的为他祷告,而且泪流满面。结果儿子他32岁那一年得救。他的《忏悔录》是他信主前和信主时的故事,是世界上第一部属灵传记。他还写了很多其他的书,比如比如《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对后来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将福音传到更多地区,一些教会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其他语言,例如亚兰文语、拉丁语、科普特语、叙利亚语和亚美尼亚语等等。教会去给罗马帝国以外的野蛮民族宣教(统称日耳曼民族)的人把语言带到了这些民族中,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成为日耳曼语系,其实都是拉丁文语系的,用的是拉丁文的字母,包括法文、德文、英文、西班牙、葡萄牙文等。这些文字的圣经开始出现。野蛮民族开始入侵罗马帝国的时候,也带来了宣教的机会,教会开始给这些民族传福音。野蛮民族消灭罗马帝国的时候,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本地的,很多人都是号称的基督徒。到公元8世纪的时候,欧洲就基本基督化了。罗马帝国的人大部分也称自己是基督徒。

人们为了有好的灵性,远离尘世的搅扰,开始了修道院的生活。最强的是爱尔兰的修道院。他们叫赛尔特人(celtic),在东欧。他们到处传福音和建立修道院,也医病赶鬼和帮助穷人,导致爱尔兰大部分人都信主了。他们甚至影响了英格兰、苏格兰、德国、荷兰、意大利等。之后兴起的是英格兰的修道院。爱尔兰的风格是拓荒的风格,移动比较快,英格兰的风格是扎根比较长。修道院参与工作、教育、传福音等。教他们文字和圣经。这是平信徒的运动。和教皇没有直接的关系。罗马教廷也做了一些宣教的工作。北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的基督化和教廷有关。东罗马帝国--希腊东正教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在南斯拉夫民族。导致了现在了俄罗斯东正教。南斯拉夫的文字和希腊文比较像,和拉丁文不太像。

爱尔兰和英格兰

 

东正教

罗马宣教

公元5世纪左右,罗马帝国没落。罗马帝国的崩溃并未阻碍基督教的传播,反而使得教会在各个地区建立了独立的组织和教义。之后基督教在西欧继续传播,同时向北(北欧)、东(俄罗斯)、南(非洲)和西(美洲)扩展。甚至到了中东和亚洲。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313-500年基督教的传播方式和过去没有本质的改变。

476

600

500-600年以前成为上古时期。之后成为中古时期。

四、中古世纪前期(500-1000年)

主后500年左右,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是发达之后的腐败,最后被野蛮民族打败(歌德人分为东歌德人和西歌德人,也就是日耳曼民族),此后东罗马帝国多存活了1000年左右。拉丁教父时代就这样结束了,宣教面对的是野蛮民族。这时候教会的保护伞没有了,面对的是野蛮民族的冲击。

600-700年间回教兴起,默罕默德是570年生于麦加。公元610年默罕默德号称天使告诉他要号召人敬拜阿拉--独一的真神,他就是神所拣选的先,他要把阿拉伯民族的多神教改为一神教。回教结合了犹太教的一些内容,尤其是创世纪的一些内容,还有福音书的一些内容,都在可兰经里面。默罕默德有生之年占领了2/3的阿拉伯半岛。把麦加变成圣地。他的继承人后来在伊斯兰教的体系下把整个阿拉伯民族都统一起来了。630年左右默罕默德死了,100年之内,回教帝国的版图相当庞大。从西到东整个北非占领了,中亚、中东也是,甚至到西班牙来了。阿拉伯帝国大约持续了约600年左右。这段时间跨越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繁荣时期以及最终被蒙古帝国摧毁的历史进程。

阿拉伯

伊斯兰教徒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伊斯兰教徒。而且一旦做了伊斯兰教徒,终身不能改变的。否则格杀勿论。家族的人可以杀。族长可以杀。外族人可以皈依伊斯兰教,规矩同上。伊斯兰的男人可以取任何女人,但是妻子必须信伊斯兰教。回教徒的女人不可以嫁给非回教徒。马来西亚是相对开明的回教国家,规定马来人生来是回教徒。改信其他宗教不会杀你(巴基斯坦会把你杀掉),但是就没有了马来人的特权,比如上大学的配额等。同时规定给马来人传福音是要坐牢的。这些规矩帮助了回教的生存和扩张。

回教帝国的主要人口并不是穆斯林,有很多宗教并存。回教对基督教是既宽容又限制。宽容因为都是一神论,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限制是因为毕竟有所不同。当时基督徒过得还不错。而且因为教育水平高,给回教帝国带来帮助,甚至有当官的机会。因此有内部的斗争和腐败。加上基督徒要交双倍的税。有的人因此改信伊斯兰教。今天回教地区的教会依然软弱。

教会面临三方面苦境:没有保护伞、兵荒马乱、回教入侵。但是这一个艰难的时期教会的宣教却蓬勃发展。因为入侵、战争、苦难,教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传福音、救济、教育等,基督徒因为教育水平高,给回教帝国带来了帮助。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地理、语言和文化联系,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范围的扩展。许多基督教文献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进而被传播到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导致基督教传播到阿拉伯半岛、非洲和亚洲等地。

1100

所以我们是祷告有好日子过呢?还是多吃一点苦头呢?

五、1000-1500年为中古时期后期

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原因是主要语言不同(是用希腊文还是拉丁文)、神学思想不同(神职人员是否可以结婚)、争斗领导权(谁听谁的)等,西方的罗马天主教,也就是拉丁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和东边的希腊正教,也就是希腊正统教会,叫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天主教和东正教从此一刀俩断。罗马天主教的教皇把东正教最高的领袖开除教籍。反过来也是如此。一直到今天。和保罗巴拿巴的争执是类似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十字军东征--原来土耳其半岛的回族人对基督徒是宽容的态度,后来土耳其帝国的时候,土耳其人对基督徒态度不友好,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圣有拦阻。土耳其帝国的势力不断扩大,甚至威胁到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向西欧的基督徒求助。1095-1291(差不多200年的时间)发生了十字军东征,作为对夺取了2/3的基督徒的世界的穆斯林世界的回应。当时的罗马教皇提出3个目标:1、拯救东部的基督徒;2、夺回耶路撒冷;3、保证基督徒可以自由去朝圣。这个过程断断续续的,有8次左右的战争。直到十字军东征最后的根据地--巴勒斯坦的地方沦陷才正式结束。前一百年有三番五次的军队路过土耳其到了圣地,后一百年就是守住根据地,甚至苟延残喘了。军队的人也参杂不齐,带来很多丑闻,甚至掳掠或伤害了路上的其他民族。十字军东征之后回教和基督教成了世仇。

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复杂的事件组成,难以下简单的定论。虽然从国家正义的角度,东罗马帝国抵抗回教世界的侵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所谓的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以信仰的名义来回击阿拉伯国家是有问题的。这对于宣教来说是一个败笔。耶稣赢得这个世界,不是透过武力,乃是透过十字架。

有人说“不管我们是否敬佩十字军东征,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奋力抵抗,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世界将不会存在。承认女性的尊严、两次废除奴隶制度的古老基督信仰,不但幸存了下来,而且兴盛于整个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宗教,而不是被伊斯兰彻底摧毁。”其实神的作为我们无法完全参透,历史也不可能重来,我们只能根据神的话语来总结过去,学习当学的功课。文章中的说法“基督教作为一种信仰和文化必须捍卫自己,否则就会被伊斯兰吞噬,十字军的组建就承载着捍卫自己的信仰与文化的使命”也不合乎我们对耶稣基督的福音的理解。

六、1500-1900年。宗教改革和殖民主义时期。

1517年开始了宗教改革。原因是人们对天主教腐败的不满以及不甘心在罗马教廷的势力之下。其实之前就有改革的呼声,只不过没有成功。在英国、捷克等地方就有。比如英国有翻译圣经的丁道尔(Tyndale)。捷克的胡思(Hus)原来是丁道尔的学生。后来1415年被罗马教廷烧死。1445年发明西方的印刷术,导致作为神学院的教授的马丁路德提出了天主教的95个问题,很短时间整个欧洲都看到了。其中包含赎罪券,奉献的钱购买赎罪券后不断可以赎掉自己的罪,还可以赎掉死去的人的罪,让他们上天堂。这些都是当时天主教存在的问题。这一场由马丁路德带动的宗教改革最终获得了成功。95条的辩论是在德国发生的,有德国诸侯的保护。如果去了罗马,马丁路德就会死了。后来隐藏到一个城堡,负责翻译圣经。这是违法的。天主教唯一的圣经是拉丁文的圣经,天主教教会认为,拉丁语是神圣的语言,只有受过教育的神职人员才能阅读和理解圣经。直到1960年梵蒂冈开会才同意翻译圣经。丁道尔从原文翻译圣经就被处死了。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为德文。还写了很多资料。因为印刷术,传播很广。很多人跟随他。对宗教改革影响很大的另外一个人是瑞士的日内瓦的加尔文。他比马丁路德年轻很多。他是法国人,他翻译了法文圣经。最大的贡献是神学。他的神学和马丁路德不太一样。在神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思想家。这两个人影响了当时整个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的结果是欧洲一分为二,1650年的时候,欧洲的大概一半的地区变成了新教或更正教(protestant向罗马教廷抗议的意思),对天主教打击很大。期间也发生了很多的战争。有的国家也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来回变动。最后才稳定下来。这个时期基督教的宣教是很少的,因为刚刚萌芽,还没有稳定,同时也更注重针对天主教的改革。也有被逼离开去信仰自由的地方,因此在新的地方建立教会,包括北美洲。宗教改革促进了圣经的翻译。虽然基督新教在初始阶段比较弱小,但是都在为未来大规模的宣教在做预备。

16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等海上霸权兴起,先是西班牙、葡萄牙,后是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的海上探险很成功,这样还可以绕过回教世界。天主教跟着进行拓展,宣教很成功。涉及的地区包括拉丁美洲、中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等。主后1500-1800年天主教的宣教最强大。因为天主教国家是政教合一的,所以所占领的地方也要相信天主教。澳门最早就是葡萄牙占领的。香港则是英国占领的。

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带来了基督教的迅速传播,至少是表面上的,也带来了本地的发展,但是也带来和本地人的冲突。不仅殖民是被迫的,信仰、文化也是被迫的。西方列强似乎什么都是更好的。即便很多宣教士以仆人的方式来服侍,“宣教士”这个名字也容易染上不好的色彩。

18世纪末的时候差会极少。但是神依然借着18世纪在欧洲、北美的属灵大复兴带来了宣教的新发展。有个人出去宣教、有个人成立差会去宣教。其中比较著名的是英国的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1761-1834)和美国的耶德逊(Adoniram Judson--1788-1850)。这些宣教士的事迹激励更多人投入宣教。19世纪末的时候,差会如雨后春笋涌现,数以千计的新教宣教士去了世界各地。三自(自立、自养、自传)的概念开始被实施,在韩国得到极大成功。19世纪被称为宣教的伟大的世纪。

近代宣教之父威廉克里小时候家境贫穷。没有受过很多正式的教育。一直做补鞋的工作,20多岁信主。他在教会分享对印度宣教的负担,他觉得要回应大使命。他在小小的浸信会,1792年创建了浸会传道会。自己成为第一个宣教士。1794年去了印度。有很多困难。后来还有其他差会诞生。他的见证导致英美国家成立了信心差会。不属于任何教派。凭信心走向宣教之路。威廉克里加入东印度公司做职员。他因为有语言的天赋,会希腊文、希伯来文、德文等,要去印度学习印度文帮助翻译。他后来翻译了30多种印度文的圣经(部分或全部),他只呆了40多年。他的名言是“要期待神做大事,你也要尽力为神做大事”。他离开东印度公司后开了染布厂,养活了自己、同工和许多印度人。印度第一所基督教大学是他建立的。他最后死在印度。今天所有的宣教策略都可以在威廉克里那里找到源头,所以被称为现代宣教之父。他的很多方法今天还被效法,比如:
1、翻译圣经;
2、自力更生(凭信心,不依靠人、差会或教会);
3、进入本地文化;
4、行善,比如提供教育等帮助;
5、培养当地做领袖。

下图是美国最早的差会所派出的宣教士的行进路线,可以看到西方的宣教如何影响了东方的基督教的发展:

差传

19世纪末的时候,基督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了教会。

1900

虽然19世纪的宣教有极大的发展,但是20世纪有了飞机之后交通有了质的飞跃。原来几十天的旅程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1天之内几乎可以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地球村”的概念开始出现。一个更伟大的宣教时代正在来临。

参考资料:
https://h.land/blog/221896

https://h.land/blog/169943

http://www.zgggz.com/e/wap/show.php?classid=30&id=371&style=0&bclassid=1&cid=30&cpage=2

https://religionunplugged.com/news/2022/3/28/this-is-still-a-question-that-scholars-debate-why-did-early-christianity-rise-so-rapidly

https://www.bartehrman.com/history-of-christianity/

https://www.christianity.com/church/church-history/timeline/1-300/what-were-early-christians-like-11629560.html

https://www.christianity.com/church/church-history/timeline/1-3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I-kxB9Z9E

https://www.opendoors.org.hk/SC/persecution/countries/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