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太18:18的“释放”和“捆绑”到底是什么意思?

admin, 18 十月, 2021

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一句颇有争议的经文,不同的学者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出于牧会的需要,我们尝试从上下文的角度来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18:18的上文是讲教会纪律的经文。17节提到如果一个人一直在罪中都不悔改,到了教会层面还是不听,教会就把他当做不信的人一样看待。教会一般如何处理教会纪律的问题呢?透过聚集。林前5章就提到一个案例,就是教会聚会的时候做出的(林前5:4)。

然后我们看18:18的第一处下文。18:19-20提到了“聚会”,主说会和聚会同在,而且天父的意思会和他们同心合意的决定是一致的。从这里可以看到,这里的“聚会”和前面处理教会纪律的“聚会”是一致的。

然后我们看18:18远一点的下文,就是18:21-35节提到饶恕的事情。里面提到主人饶恕那位欠一千万银子的仆人的时候,用了“释放”这个词(18:27)。这个词和18:18节的“释放”的词根是一样的,都是“放松”“松开”“解开”的意思。所以18:18节的“释放”可能和赦免有关。约20:23也提到耶稣给教会赦罪的权柄。

然后我们看教会纪律的一个实际案例。林后2:5-10提到要恢复一个悔改的人,保罗强调要赦免他,他们赦免谁,保罗就赦免谁,而且是在基督前为他们赦免的。说明保罗有信心这是合乎主耶稣基督的心意的,当然也是合乎天父的心意的。林前5章提到教会要处理一个和继母淫乱的人时候,保罗郑重提到自己的心和他们同在,已经审判了那一个人(5:3),5:12也提到要审判教会内的人。而我们知道“审判”相当于“赦免”的对立面,审判一个人等于不赦免他的罪,给他一定程度的惩罚或管教。

综上所述,太18:18是指神赐给教会权柄来执行教会纪律的经文。神赐给教会权柄,当教会整体同心合意地执行教会纪律的时候,主会和教会同在,一起审判那位应该被审判的人,当教会整体决定赦免和恢复已经悔改的人的时候,主也和教会同在,一起赦免这位已经悔改的人。

需要留意的是,这是关于教会权柄的经文,而不是关于一个人是否得救的经文。也就是说这段经文是关于教会要如何对待一个在罪中不悔改或已经悔改的人,是要把他当做基督徒看待,还是非基督徒看待,并不等于决定这个人在永恒中的救恩。救恩是属于神的,不是属于教会的(因为教会可能会做错决定)。林前5:4-5提到要开除一位在罪中不悔改的弟兄的时候,保罗就说“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得救还是有可能的,被开除不等于灵魂的失丧。

有人说18:18的原文是: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已经捆绑。是否意味着是救恩呢?
答:从原文的意思来看,确实可能是天上已经捆绑了,地上才捆绑。但是这不等于永久的捆绑,也可能是临时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暂时被教会纪律,不等于彻底失去救恩。如果这句话用在救恩上就会容易出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可能被捆绑,也可能被释放,这也意味着救恩是不稳妥的。

有人说太16:19不是提到主耶稣把天国的钥匙给彼得吗?这不是指救恩是指什么呢?
答:很好的问题。如果天国的钥匙是指救恩,也就是说彼得想给谁救恩就给谁救恩,彼得就是神了,这肯定是有问题的。“钥匙”到底是什么意思,需要看上下文。比如启1:17-18提到主耶稣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这是指主掌管死亡和阴间的权柄。他可以让人灭亡,让人进入阴间,也可以让死亡和阴间交出其中的死人,也可以把死亡和阴间扔在火湖里(启20:13-14)。比如路11:52提到知识的钥匙,是指通向真理的大门的钥匙,法利赛人拦阻人得到真理的知识。启9:1;20:1提到天使拿着无底坑的钥匙,说明他可以把无底坑锁上,也可以打开。比如启3:7提到主耶稣拿着大卫的钥匙,指主耶稣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有王的权柄(赛22:21-22)。也就是耶稣决定谁可以进他的国,谁不可以进。他开的门没有人能关,他关的门没有人能开。耶稣给非拉铁非开了一个敞开的门,是没有人能关的(启3:7-8)。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钥匙”代表权柄。那么彼得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权柄呢?是和耶稣一样的权柄吗?我们来看实际上彼得的表现和作为。徒2章记载彼得传福音,宣告他们悔改信主,就罪得赦免和领受僧领,结果领受他的话的人有3000人,都受了洗。那么实际上是彼得为首的使徒确认这些人信了主,所以给他们受洗。也就等于宣告他们已经罪得赦免以及成为天国的子民,得到了真正的生命。约20:23也提到耶稣给使徒们权柄,他们赦免谁的罪,谁得罪就得到赦免,他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林后2:10也提到教会赦免谁,保罗也在基督面前赦免谁。所以使徒们的权柄和教会的权柄是类似的,也就是把一个人当做基督徒看或宣告一个人是基督徒的权柄。当教会赦免一个人的罪,就会把一个人当做基督徒看,与这个人一起过基督徒的生活,使徒也是如此,当教会不赦免一个弟兄的罪(按照教会纪律等于这个人一直在罪中不悔改),就等于审判了他(林前5:12-13),不再把他当做基督徒看,乃是当做不信的人看(太18:17)。所以耶稣所给彼得的权柄,与给教会的权柄是类似的,“天国的钥匙”其实不是指救恩的钥匙,乃是把一个人当做基督徒或天国的子民来对待的权利。

有人问:那太16:19提到的“捆绑”是否可以用作“捆绑撒旦或污鬼”用呢?
答:上下文没有这样的暗示。太16:19提到主耶稣把权柄给了使徒(彼得作为代表),因为使徒后面才开始了耶路撒冷教会(从五旬节开始),是先有使徒后有教会,而太18:18提到权柄给了教会。这是教会成立之后的做法。如同在哥林多教会一样。另外,太10:1记载主给使徒医病赶鬼的权柄,直接吩咐鬼就出来(徒16:18),这是使徒身份的证据(林后12:12),因此印证他们的信息从神来(来2:4)。后来教会也有人有医病赶鬼的恩赐,但不是每一个信徒都会有的(林前12:28-30)。所以说每一个信徒都可以奉耶稣的名医病赶鬼是没有圣经依据的。

朋友,这么解释您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