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基要主义和BJU

Maike, 19 九月, 2025

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

一、基要主义的来由

基督教基要主义(Christian Fundamentalism)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在美国和英国的新教圈子中兴起,作为对神学自由主义(theological liberalism)和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强烈反动。 它强调回归基督教的“基要真理”(fundamentals),如圣经的无误性(inerrancy)、耶稣的童女生子、神迹、耶稣的代赎和身体复活等“五点基要”(Five Fundamentals)。

  • 关键事件和发展
    • 19世纪末:受达尔文进化论、高等批评(higher criticism)和世俗化影响,保守派开始组织抵抗。
    • 1910-1915年:出版12卷《基要真理》(The Fundamentals)小册子,由石油大亨Lyman Stewart资助,分发给全美牧师和神学生,这是基要主义名称的来源。
    • 1920年代:成为独立运动,高潮是1925年的“Scopes猴子审判”(Scopes Monkey Trial),反对公立学校教进化论。
    • 影响:从长老会和卫理公会等主流宗派中分离,形成独立基要主义团体。

基要主义的核心是圣经字面主义(biblical literalism)和与异端/现代主义的分离(separation),它从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等机构中汲取力量。

**圣经字面主义(Biblical Literalism)**是指将《圣经》文本视为字面真实(literal truth),认为其记载在历史、科学和神学上无误(inerrant)且权威,尤其强调《圣经》的叙述应按字面理解,除非明显是比喻或象征(如诗歌体裁)。其核心主张:

  • 无误性:圣经原文(autographs)无错误,涵盖神学、历史和科学事实。
  • 直译解读:如《创世记》的六日创造被理解为六个24小时的日子,非进化论的漫长时期。
  • 应用:强调《圣经》是生活和信仰的终极指南,反对高等批评(higher criticism)或自由神学对文本的质疑。

**分离主义(Separation)**是基要主义运动中的一项原则,主张基督徒应与不符合《圣经》教义的人、组织或教会保持距离,以维护信仰纯洁性。分为两类:

  • 一级分离:与非基督徒或异端(如自由派神学)划清界限,避免联合敬拜或合作(如《哥林多后书6:14-17》:“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
  • 二级分离:与虽为基督徒但与“异端”合作的信徒断绝关系(如不与接纳自由派的教会来往)。这在基要主义中更极端,常引发争议。

二、BJU 的历史背景

  • 创办与早期(1927–1940s)

    • 1927 年,由美国著名基要派布道家 Bob Jones Sr.(小博伯·琼斯)(鲍勃·琼斯一世,1883-1968) 在佛罗里达创立,原名 Bob Jones College。后于1933年迁至田纳西州Cleveland,

    • 成立背景是 1920 年代美国基要主义与现代主义冲突的高峰(如 1925 年的“斯科普斯审判”,围绕进化论)。许多基要派领袖认为传统的大学和神学院已被“自由派神学”占据,需要一所忠于圣经权威的教育机构。Jones Sr. 作为巡回布道家,担忧高等教育世俗化(如达尔文主义影响),希望建立一所“信仰强化型”大学,培养保守基督教领袖。 学校从Bob Jones College起步,非宗派(interdenominational),强调圣经教育、艺术和传福音。

    • 学校的目标是提供“真正的基督徒教育”,强调圣经无误、基督的神性、代赎、童贞女怀孕、身体复活等基要真理。

  • 发展与迁移(1940s–1970s)

    • 1947 年迁至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Greenville),改名为 Bob Jones University

    • 在此期间,BJU 成为美国南部基要派的一个堡垒,不仅是教育机构,更是 基要主义运动的象征

    • 强烈反对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ism)运动,特别批评 Billy Graham 与自由派、天主教合作布道的做法。BJU 的立场极为分离主义(Separatism)。

  • 中后期(1970s–2000s)

    • BJU 在学术上保持保守,对现代主义与世俗文化持拒绝态度。

    • 学校因其严格的校规、种族政策(如禁止跨种族约会,2000 年才正式取消)而饱受批评。

    • 尽管如此,它依旧在美国基要派群体中保持影响力,尤其在圣经无误与基督徒生活规范方面。

  • 近期发展(2000s 至今)

    • 面对美国社会的多元化与基要派自身的衰落,BJU 逐渐调整形象,放松部分规定,同时在音乐、教育、宣教等方面保持保守立场。

    • 其校友遍布全球,很多仍然坚守分离主义的基要派传统。


三、基要主义在 BJU 的发展
  • 分离主义(Separatism)

    • BJU 强调与自由派神学、新福音派(如 Billy Graham)、甚至与保守福音派但“不够分离”的群体彻底划清界限。

    • 典型代表是 Bob Jones Jr.Bob Jones III,他们在讲道、出版物中反复批评福音派的“妥协”。

  • 对圣经无误的坚持

    • BJU 是圣经无误运动的坚定拥护者,特别强调钦定版圣经(KJV)在教会与教育中的地位(尽管不像独立浸信会中的“KJV Only”那样极端)。

  • 文化与道德保守

    • 强烈强调外在的圣洁生活:音乐风格(拒绝摇滚与 CCM)、男女交往、服装仪容等。

    • 这种模式在 20 世纪中后期吸引了大量家长与教会领袖支持,但在 21 世纪逐渐显得格格不入。

四、基要主义在BJU中的发展历史

BJU的历史与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紧密交织,该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反现代主义浪潮,强调回归“基要真理”(如圣经字面主义、耶稣神迹和代赎)。 BJU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为基要主义的堡垒,Jones Sr.视其为对抗高等教育中进化论和自由神学的工具。 学校强调分离主义(separation from the world)和圣经字面主义,拒绝与现代主义或新福音派合作。

  • 早期发展(1920s-1950s):BJU在基要主义运动中发挥领导作用,Jones Sr. 和Jr.推动反进化论和道德改革。学校于1940年代开始收集宗教艺术,强化基要主义文化。 1978年创建“Fundamentalism File”档案,追踪基要主义信息,成为研究资源。
  • 中期发展(1960s-1990s):BJU参与基要主义与新福音派的分离,如1987年Jones III领导与美国基督教教会理事会(ACCC)合作,反对Billy Graham的包容主义。 学校在1973-1986年间鼓励政治参与,推动基要主义社会影响。 然而,种族政策引发争议,1983年最高法院裁决取消其免税地位。
  • 近期发展(2000s-2025):2014年Steve Pettit当选总统,推动BJU向更包容的福音派转向,引起基要主义者批评,认为其背离分离主义。 2024年Joshua Crockett继任,试图恢复传统,但学校面临学生减少和教会萎缩。 BJU仍被视为基要主义遗产,但其影响力在衰退。

参考资料:

https://www.desiringgod.org/interviews/billy-grahams-controversial-min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