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这一系列文章的链接:
我们是否应该给婴儿施洗?(一) 我们是否应该给婴儿施洗?(二)
我们是否应该给婴儿施洗?(三) 我们是否应该给婴儿施洗?(四)
诚实地讲,当我不断查考众多支持婴儿洗的论据的时候,越来越明白为什么关于婴儿洗的辩论这么多年都没有停止过,为什么还有一些人如此执着于婴儿洗,因为婴儿洗的论据实在太强大了。我几乎都被说服了。这是我第一次全面地聆听婴儿洗支持者的论点和论据,以及聆听正反方的辩论,确实发现谦卑的心太重要了。当我不谦卑的时候,就无法认真聆听对方和搞明白对方的看法。
我也发现如果要把所有的正反方的东西都说清楚,估计得写一本书。所以在这里我仅仅是尽量简明扼要地陈述了支持婴儿洗的论据,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阐明了。接下来我也简明扼要地陈述一下为什么说上面的四大论据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一、婴儿洗支持者认为所有的六个圣约都包括信徒和非信徒。这种说法不是很确切。挪亚之约、摩西之约中肯定包含非信徒。挪亚之约的立约对象包含所有挪亚的后代,摩西之约包含所有的以色列人,显然这些人不都是得救的。亚伯拉罕之约就复杂一些。因为神会和亚伯拉罕的不同后裔坚立亚伯拉罕之约的不同部分。比如亚伯拉罕之约中关于迦南美地的应许其实是给以撒的,而不是以实马利,所以神和以撒坚立了这个约,但是却把以实马利排除在外(创17:18-19;21:12;26:2-3)。之后又和雅各坚立了这个约,把迦南美地赐给了雅各的后裔,而不是以扫(创28:13-15;35:11-12)。详情请点击阅读《亚伯拉罕之约都包含什么?》。在亚伯拉罕的后裔当中,有这样一种后裔,就是蒙拣选或蒙应许的后裔,这些人是得救的(罗4:9-16;加3:7,29,4:28)。所以在神和这一类后裔坚立亚伯拉罕之约的时候,这一类的后裔都是信徒,都是得救的。所以罗9:6说“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在以色列民族中有一些人是真的或属灵的以色列人,他们是得救的,他们才是真正神的选民(罗11:4-5)。新约也是如此。新约的立约对象都是罪得赦免(来8:12),都认识神(来8:11;约10:14),都是神的子民(约20:17;来8:10)。所以新约的立约对象都是信徒。这和摩西之约有很大的不同。详情点击阅读《新约和旧约都有哪些不同?》。
当然,我们人是难以百分之百确认所有的信徒,所以在有形的教会成员里面是信徒和非信徒混杂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教会里我们依然教导人要认识神,圣经中也有很多警告背道的经文。然而一个真正得救的人是不可能背道的,这是神超自然的保守,是圣灵的工作(约10:27-29;来7:25)。针对神的子民的警告的经文仅仅是神用来保守他的子民的一种方式,神的子民会听从这些警告而得到保守(来10:26-31)。
太13:24-42讲到麦子和稗子的比喻的时候,耶稣不是在讲教会,更不是讲新约立约的对象,而是在讲“世界”(太13:38)。太13:47-50也是类似的。虽然有形的教会成员里也可能会有非信徒,但是这不是耶稣这两个比喻中的主体。
新约是无条件的约,是神单方面保证的,是神超自然的工作,神会保证他的子民不会失败,因为圣灵住在他们的里面。新约中每一个盟约成员都守约,都不会面临盟约的咒诅,因为神已经彻底赦免他们的罪,而且圣灵在他们里面会保守他们,这是神作为立约方的应许。这是和摩西之约很大的不同。
另外,我们不能认为所有亚伯拉罕的后裔,或者所有受割礼的人都是神的子民,亚伯拉罕之约的立约对象并不完全是神的子民。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色列民族、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都是神的子民,但是以实马利、以扫都不是,圣经说以扫是神所恨的(玛1:2-5)。他们同样承受了一些属地的今生的祝福,比如后裔繁多的祝福,但是没有神的子民才有的祝福(创17:20;36章)。
二、婴儿洗支持者认为所有的六个圣约都包含成人和后裔。这也不确切。挪亚之约、摩西之约是包含肉身的所有后裔的。亚伯拉罕之约就复杂一些。如上所述,亚伯拉罕后裔中有一些是蒙应许的或蒙拣选的,可以称之为属灵的后裔,神与他们所坚立的约不包含他们肉身的所有后裔。详情请点击阅读《亚伯拉罕之约都包含什么?》。
新约也是如此。当旧约中有关新约的预言提到神要洗净以色列民后裔的污秽,让他们的后裔享受福乐的时候,从新约看来只是指将来有一天神的救恩会大大临到以色列这个民族,让以色列全家都会得救(罗11:25-27),而不是指所有的以色列民肉身的后裔。徒2:39记载了彼得对当时的以色列民说: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以及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婴儿洗的支持者常常因着徒2:39提到应许是给以色列和他们的后裔而提倡我们应该给信徒的后代施洗,因为他们也是新约的应许的对象。其实彼得的意思不是说新约立约的对象是所有的以色列人和他们所有的后裔,也不是说神的应许是给所有的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儿女的,而是说在他们和他们的后裔中,以及外邦人当中,有神所拣选或呼召的人,这些是神的应许临到的人。这些人都符合彼得前面讲的条件,就是悔改信主就会领受圣灵和就会得救,这对世世代代的犹太人以及外邦人都是一样的(加3:14)。
后来我们看到现场只有约3000人领受了彼得的话受了洗,说明神的应许当时仅仅临到了他们,而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后裔,也不是所有的外邦人。至于为什么彼得没有直接说“应许是给你们和远处的人”,而是说“给你们及你们的儿女,以及远处的人”,极可能是因为彼得面对的都是犹太人,他要告诉他们旧约关于新约的预言,关于神要拯救以色列人及他们后裔的预言(申30:2,6;耶32:39;亚10:7),一定都会应验。神的救恩不仅仅是赐给某一代的犹太人,而是从那开始世世代代的犹太人。每一代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稣基督而得救。而罗9:6-8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犹太人都被拣选,都会信主而得救,只有被拣选或呼召的人才是如此。彼得的意思并不是每一个犹太人以及后裔都会得到这个应许,而是无论犹太人及其后代,还是外邦人,其中都有人会得到这个应许。否则当时彼得就要给所有的犹太人及外邦人施洗,而不是仅仅给信的人施洗了。如果我们根据这段经文仅仅给犹太人和外邦人中信主的成人施洗,也应该仅仅给信主的后代或孩子施洗。这才是一致的解经。
婴儿洗支持者认为六个圣约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神赐给人的应许:我要做你和你后裔的神。这样的结论有点过于简化。因为亚伯拉罕之约中,包含地上的很多祝福,一种是后裔繁多,这样的应许也给了以实马利(创17:20),但是以实马利不是神的子民,神也不是他的神,只有以撒是神所拣选的(创17:19)。神跟亚伯拉罕说“我要和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我要做你和你后裔的神”的时候,神的意思不是亚伯拉罕所有肉身的后裔都承受这样的约,而是仅仅和神所拣选的后裔来坚立这样的约,这就是为什么神在创21:12对亚伯拉罕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罗9:7-9)。
新约圣经确实记载了多处全家受洗的案例,但是这不能证明新约的立约对象是家庭,或是成人和他们的儿女。因为新约圣经还有多处仅仅记载了受洗的对象仅仅是信徒,并没有包含他们的家庭。比如徒2:41记载了信而受洗的人有约3000。徒8:12记载了信的男女都受了洗。徒10:44-48记载彼得给当时听道而信的人施洗。徒19:1-5记载了保罗给12个门徒施洗。而且在记载的家庭案例中,大部分也很清楚说明是家庭中所有人都信主了,比如约4:53记载大臣全家都信了。徒10:2,44,11:14-15记载哥尼流全家敬畏神,都听到彼得讲道而信主,也受了洗。徒18:8记载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全家都信了主。徒16:31-34记载禁卒全家听到了福音,全家都受了洗,禁卒和全家一起喜乐。虽然没有明说禁卒全家都信主了,但是通常信主的人才会喜乐,所以基本可以推断是全家信了主。林前1:16仅仅提到保罗给司提反一家受了洗,以及保罗记不得给其他家受过洗了。这句经文意思并不是说保罗施洗的对象都是家庭。而且1:14提到保罗给了基利司布和该犹施洗,这两个人都是个人。从语法的角度,当个人和家庭并列的时候,1:16提到的“别人”可能是指“别的个人”,也可能指“别的家庭”。所以不能根据这句经文确定保罗都是给家庭施洗。唯一没有说明全家信主的是吕底亚一家(徒16:14-15)。这里也没有说她全家信了,也没有说没有信,所以我们无法推断。圣经沉默的,我们也要沉默。但是从前面的例子来看,全家信主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解经有一个原则,就是用明显的经文来解释模糊的经文。比如大使命要求门徒给门徒施洗(太28:19-20),然后圣经记载了信了人的众多受洗案例,比如徒2:41;8:12;8:12,38;9:18;10:44-48;18:8;19:1-5。同时圣经也记载了一些人信了,却没有记载他们的受洗。比如徒4:4;5:14;6:7;9:35,42;11:21;13:12;13:48。。等等等等。虽然这些案例中没有提到给信的人施洗,但是从主的命令和初期教会的实践来看,应该都是有受洗的。同样的原则也适合于前面全家受洗的案例,虽然圣经没有记载每一处全家受洗的时候都是信了的,但是从主的命令和使徒建立的施洗模式来看,应该是全家信主,然后受了洗。
很多人来创17:23-27来支持给信主的人的婴孩施洗,说我们要效法亚伯拉罕。其实当初亚伯拉罕是给全家人,包括以实玛利、以撒,甚至奴仆都受了割礼。如果要效法亚伯拉罕的话,我们就必须给信主的一方的所有家人都受洗,包括不信的所有孩子,而不仅仅是刚出生的婴儿。而这通常不是婴儿洗的支持者会做的。
新约和旧约的一个区别就是旧约(摩西之约)主要是针对以色列民族的,所有以色列民族的后代都在约中,其男丁们都需要行割礼,所以看起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但是新约是针对万国万民当中神的选民,都是认识主相信主的人,虽然有时候神有特别的恩典让救恩同时临到全家人,但这不是常态。旧约中提到以色列民的孩子是圣洁的种类,是因为以色列民族是属于神的,是神的百姓,他们的孩子也是分别为圣归于神,这是一个民族的概念,但是不等于所有以色列民及后代都得救。
以弗所书提到给孩子的命令(弗6:1-2),同时一开始提到以弗所的圣徒(弗1:1),一方面说明书信可能是写给信主的孩子的,因为经文说是在主里顺服父母,另一方面即使不信主的孩子也必须被训练来遵守这样的命令。因为神的命令是对所有的人都适用的。比如施洗约翰也责备希律王娶了他兄弟的妻子,违背了摩西律法(路3:19)。所以不能用这句经文来证明所有信徒的后代都是新约之下盟约的子民。
林前7:14谈到信主的人的孩子也成为圣洁了。这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旧约以色列人的孩子也被看为圣洁。这是否等于信主的人的孩子也是新约的成员呢?不是的。从上下文来说,林前7章讲的是婚姻。对于犹太人来说,如果配偶是外邦拜偶像的人,以色列人会因此被污秽,也会去拜偶像,他们的孩子也是如此。旧约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所罗门(王上11:1-8;14:21-24)。所以旧约以色列人是被禁止和外邦人在婚姻里的(申7:3-4),旧约历史上就有犹太人和外邦妻子离婚的案例(拉10章)。离婚后孩子归外邦的妻子,因为孩子也被污秽了(拉10:3)。但是新约之下有极大的不同,神更加眷顾信主的一方,和信主的一方大大同在,同时把不信主的配偶也分别出来(“圣洁”的本意就是“分别出来”的意思),限制罪恶在其身上的作为,也限制罪恶透过其对信主的配偶以及孩子的影响力,反而透过信主的配偶给予其某种圣洁的影响力。因此离婚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不信的丈夫或妻子被分别出来,因此孩子也被分别出来,罪恶在其身上的影响力也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这就是孩子的“圣洁”的含义。这与旧约中不信的妻子及其孩子被污秽成为极大的对比。当然这不等于说不信的妻子和孩子自动得救了(他们同样需要悔改信主才能得救),而是说明新约下神对信徒的家庭的极大的惠顾。而且彼前3:1-2提出不信从道理的丈夫可以因着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也说明了这一点。提摩太的信仰是来自与母亲的母亲传承下来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提后1:5)。
新约确实记载了几处耶稣祝福孩子的案例,并且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可10:14)、“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太19:14)以及“凡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可10:15)。一些人认为“这样的人”包括了经文中所指的婴孩或小孩,所以这处经文证明孩子是新约立约的对象,而且死了都上天国。这是错误的。理由有三,一是如果天国属于这些小孩子,那么其他小孩子呢?还有信主的成人呢?天国是否也属于其他小孩子和信主的成人的呢?二是如果这些小孩子长大了没有信主,是肯定要下地狱的,天国是否还属于他们呢?天国是否只能属于小时候的他们,而不是成年的他们呢?三是从上下文来说,以及“这样的人”在原文中的常见用法,更容易接受的解释是耶稣仅仅是拿孩子打比方,告诉门徒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进天国的人都是像小孩子一样,是不配的,没有能力做出贡献的,也就是说谦卑的人才能进天国(太18:1-9)。这和登山宝训的教导是一致的,就是天国属于灵里贫穷以及为罪和自己的状态哀痛的人(太5:3-4)。当然耶稣也不会禁止小孩子到耶稣面前来,如同耶稣不会禁止任何人到他面前来(约6:35;启22:17),然而耶稣这里特别指出不要禁止那些小孩来的原因是因为耶稣要使用他们给门徒上一堂实物教学课(object lesson),让他们学会谦卑,这和这段经文的上下文是一致的,当时门徒正在争论谁为大(太18:1-9;可9:33-35)。关于耶稣为那些孩子祝福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得救,而是当时犹太人的一个习惯或传统,也就是父母都喜欢让有声誉的拉比给自己的孩子按手祝福。即便耶稣给那些孩子的祝福是给他们永生,这也仅仅是个案,不能用来证明所有的孩子都因此有永生,也不能证明这些孩子就是新约立约的对象。有兴趣的请点击详细阅读《婴孩死了都上天国么?》。
三、婴儿洗支持者通常认为割礼是旧约神和他的子民立约的记号,洗礼是新约神和他的子民立约的记号。其圣经依据是不充分的。神和亚伯拉罕立约之后,让他所有后代的男子都受割礼(创17:9-10),作为神和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立约的凭据或记号(sign)。记号是如此重要,所以不受割礼的必须被剪除(创17:14)。但这仅仅等于亚伯拉罕的后裔承受了亚伯拉罕之约的部分祝福,比如以实马利也承受了后裔繁多的祝福(创17:20),但是不等于所有亚伯拉罕之约的祝福都临到所有的后裔,比如迦南美地的祝福就没有临到以实马利及其后裔,而是给了以撒的后裔(创26:3),以实马利的后裔也不是神的子民,以撒的后裔才是(创21:12;罗9:7-9)。。
到了摩西之约,神和以色列民立约的证据不是割礼,而是安息日(出31:12-17)。这里神一再强调安息日是神和以色列民之间永远的证据,这是永远的约。这里用词和创17:13是类似的。而且不守安息日的一定被剪除(出31:14)。其严厉程度和亚伯拉罕之约的割礼也是一致的。所以更确切地说,安息日才是神和以色列民立摩西之约的记号,而不是割礼。如果说割礼是神和以色列民族立约的记号,是因为以色列民族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神和这个民族坚立(establish)了神曾经和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就是神要做他们神,他们要做神的子民,神要把应许给他们列祖的迦南美地赐给他们,这就是为什么神要纪念和亚伯拉罕所里的约,把他们从埃及带出来(出2:24;4:22;6:7-8;申4:31,37;7:6-8;赛41:9;43:5)。
新约圣经没有任何地方直接提到洗礼是神和神的子民立约的证据或记号(sign)。比较接近的地方仅仅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对门徒说“这是我立约的血”或“用血所立的新约”(可14:24;路22:20),这里强调的是耶稣的流血牺牲是立约的标志。同时,(圣灵的)洗礼让一个人重生,让一个人归入耶稣基督,与基督的死而复活联合,让一个人罪得赦免,等等。所以说(基督或圣灵的)洗礼作为新约的记号也不为过。水所施行的洗礼指向的不过是基督或圣灵的洗礼,也就是新约中属灵的现实,是已经成就在信徒身上的应许。所以直接说水洗是新约的记号有点不够谨慎。
有人用西2:11-12来证明新约的(水的)洗礼和旧约(肉身)的割礼相对应,都是作为约的证据或记号。这是对经文的误读。这句经文提到的割礼不是肉身的割礼(人手所行的),而是属灵的割礼(基督或圣灵所行的)。这句经文提到的洗礼也不是外表的水的洗礼,而是内在的洗礼,如同罗6:1-4提到的。所以经文是拿属灵的割礼和圣灵的洗礼同等的比较。“内心的割礼”实际上是指除去人内心的污秽或情欲(耶4:4;西2:11)。同样的,“圣灵的洗”让人归入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也是脱离了罪,不再做罪的奴仆,不再向罪活,而是向神活。这两者是类似的。但是肉身的割礼和内心的割礼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肉身受割礼的人未必受了内心的割礼。神也没有要求必须内心先受割礼,然后肉体才能接受割礼。而洗礼却不是如此。圣经要求接受洗礼的人是信徒,是已经接受圣灵的洗的人,是已经被基督用圣灵施洗的人。也就是说水的洗礼必须要反映圣灵的洗礼。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先受圣灵的洗了,才能接受水的洗礼。
罗4:11提到割礼不仅作为神和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sign),还作为亚伯拉罕称义的印记或凭据(seal),从这里来看,记号(sign)和凭据(seal)有某种相似之处。记号是证明神和亚伯拉罕立约了,凭据是证明神看亚伯拉罕为义了。所以对于亚伯拉罕来说,立约的记号和称义的凭据是同一个--就是割礼。但是这不等于对亚伯拉罕的所有后裔都是如此。亚伯拉罕的后裔以实马利就没有因信称义,但是依然受割礼了。以色列民作为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都接受割礼了,但不是都因信称义了。所以我们不能把亚伯拉罕的这个案例延伸到他的所有后裔。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割礼作为神和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也延伸到了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创17:11),但是不等于神给亚伯拉罕的所有应许都给了他肉身的后裔。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亚伯拉罕是神的子民,但是不等于亚伯拉罕的所有后裔都是神的子民,这样的应许仅仅是给了蒙拣选的后裔,比如以撒、雅各等等(创26:2-3;28:13-16;罗9:7-13)。所以简单地笼统地说割礼用来指向同一个应许(神要做他们的神)是不妥当的。更加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割礼仅仅是神和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立约的一个记号,凡受割礼的人都会因着亚伯拉罕得到某些祝福,但不是全部,神会和亚伯拉罕的不同后裔坚立约中的不同部分,让不同的祝福临到不同的后裔,详情请点击阅读《亚伯拉罕之约都包含什么?》。
如果说亚伯拉罕称义的凭据是割礼,新约的子民的凭据(seal)就是圣灵。弗1:13-14;林后1:22;5:5提到基督徒领受了圣灵作为印记,而且这个印记是神给的,是基督徒得产业的凭据,保证基督徒可以得到最后的救赎。也就是说当新约的子民领受圣灵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已经被称义了,一定会有永生。如同亚伯拉罕领受割礼是因为他已经被称义了,一定有永生。
犹太人后来把割礼当作犹太人的标志(罗2:25-29),犹太人就简称为“受割礼的”(罗3:30;15:8;加2:9),外帮人就成为“未受割礼的”。犹太人他们误认为有割礼就是亚伯拉罕真正的后裔,就是神真正的子民,其实是错的(约8:31-40)。内心受割礼的才是真正的犹太人,才是神的子民。而内心受割礼的人会遵守神的命令(林前7:19)。新约称得救的人是真正受割礼的,就是内心受割礼的(腓3:3;西2:11),才是属灵的犹太人或以色列人。详情点击阅读《新约都包含什么?》。
所以正确的结论最多是这样的:如同割礼成为亚伯拉罕本人称义的凭据(seal),圣灵成为新约神的子民称义的凭据(seal)。或者,如同割礼成为神和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sign),如同割礼作为神和以色列民族坚立亚伯拉罕之约的记号,如同安息日作为神和以色列民立摩西之约的记号,(圣灵的)洗礼成为神和新约的子民立约的记号。或者,如同割礼成为以色列民族的标志,属灵的割礼(重生)成为属灵的以色列民的标志。
或者可以这么说:水的洗礼代表圣灵的洗,是圣灵的洗让我们归入基督而成为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所以可以说洗礼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后裔的标志,也是属灵的以色列民或属灵的犹太人的标志。而旧约中的割礼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的标记,也是以色列民族的标记。所以洗礼和割礼不是一个替代的关系,因为指向的不是同一类人。
四、婴儿洗的支持者认为割礼和洗礼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指向应许,而不是信心。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亚伯拉罕来说,割礼是他因信称义的凭据,但是经文罗4:11同时提到了亚伯拉罕的信心,客观的事实和主观的细心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客观的事实透过亚伯拉罕的信心已经成就在亚伯拉罕的身上。这两者是并存的。所以割礼对于亚伯拉罕来说既指向称义的应许,也指向亚伯拉罕的信心。罗4:11保罗并没有提到割礼和洗礼的任何联系,而是提到亚伯拉罕的称义在割礼之前,说明称义和割礼无关,目的是让亚伯拉罕成为因信称义的外邦人之父。这个事实不仅仅不能用来为称义的亚伯拉罕必须受割礼做辩护,而是相反。也就是说称义和割礼没有关系。没有割礼也可以称义。没有割礼的人在称义上并没有任何缺乏。新约也没有经文把割礼和洗礼做任何链接。新约也没有教导洗礼替代了割礼。保罗在抵挡律法主义者奉割礼的人的时候也没有提到这一点。耶路撒冷大会也仅仅提到外邦人得救不用割礼,但是并没有说犹太人也不用割礼(徒15:1-21)。如果洗礼替代了割礼,割礼就是多余的。但是保罗从来没有建议犹太人停止割礼(林前7:18)。反而为了福音的缘故他让提摩太受了割礼(徒16:3)。
对于亚伯拉罕的后裔来说,割礼象征他们作为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可以承受亚伯拉罕之约的部分祝福。所以割礼仅仅代表他们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肉身的后裔都受割礼。对于以色列民来说,割礼已经成为他们民族的标志,象征着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他们因着他们的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缘故依然是蒙爱的,神会兑现他因着亚伯拉罕之约而赐给这个民族的所有应许,未来有一天会救赎和复兴他们(罗11:25-29),但是不等于历史上的每一个以色列民都是神的儿女(罗9:6-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割礼和个人信心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割礼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不一样,所代表的也不一样,不可以一概而论。以色列民被称为神的百姓,是作为民族而言的,因为这是神所拣选的民族,神不会彻底抛弃这个民族,将来神的救赎和复兴会临到这个民族。割礼也是这个民族的标志。割礼特别将以色列民族分别出来归于神,是神的子民,和其他民族有别(申7:6-8)但是不等于每一个以色列民族中的个体都是神的子民。这就是为什么罗9:6提到“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而洗礼就不一样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洗礼一直代表信徒内心的真实,就是死而复活的生命,就是圣灵的洗,就是罪得赦免。详情点击《施洗应该用点水洗还是浸礼?》。洗礼是已经在信徒身上所成就的应许的记号,而不是应许本身。把信徒浸入水里的洗礼等于宣告这个人已经和基督联系,已经罪得赦免,已经接受圣灵,已经有新生的样式。虽然圣经也呼吁基督徒活出新生的样式,做新造的人,但是这仅仅是让他们活出自己的身份来,和蒙召的恩相称(弗4:1)。这和旧约神透过先知呼吁以色列人内心行割礼是不一样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是神的儿女,都有内心的割礼。而新约的每一个信徒的内心都已经行了割礼(西2:11)。所以神会呼吁旧约的以色列人内心行割礼,但是绝对不会呼吁新约的基督徒内心行割礼。
一些人拿西2:11-12来证明割礼和洗礼的关系,说明洗礼是割礼的替代,其实是错误的。西2:11-12说“你们在他里面, 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 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 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 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这句经文提到的割礼不是肉身的割礼(人手所行的),而是属灵的割礼(基督或圣灵所行的)。所以经文是拿属灵的割礼和圣灵的洗礼同等的比较。我们是从一位圣灵受洗,是基督用圣灵给我们施洗。水洗仅仅是代表或指向这个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水洗代表的就是属灵的割礼或内心的割礼。而旧约的肉身的割礼和内心的割礼相比较而言,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身体的和外在的,一个是属灵的和内在的。肉身的割礼并不代表或指向内心的割礼。最多只是一个期待。神期待肉身割礼的人有内心的割礼。实际上未必一定发生。而水洗所代表的属灵的割礼通常是发生的。
所以综上所述,婴儿洗的支持者所认为的“正如在旧约时代,成年男子和他们的儿子们作为盟约的群体都要接受割礼,我们相信在新约的时代,成人和他们的儿女作为盟约的群体也应该接受洗礼”是没有足够的圣经依据的,是站立不住的。
请点击阅读下一篇《我们是否应该给婴儿施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