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匿名 (未验证), 11 四月, 2022

2022诗歌敬拜培训第一次

第一次聚会的重点是热身,让大家彼此认识、了解课程、讨论一些和敬拜有关的问题,预备下一次好好参加。大概的程序如下:

1、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2、如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大家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包括名字以及对这个培训的期待,或为什么来这次学习。

3、介绍一下课程内容,学习顺序是:先学习敬拜(包括个人的敬拜和集体的敬拜,包括敬拜是什么,敬拜的误区,如何敬拜),然后学习诗歌敬拜(包括诗歌敬拜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用诗歌来敬拜),最后是学习如何带领诗歌敬拜,带好的敬拜,福音为中心的敬拜。次数10次左右。大半部分主要是理论,小部分和实操有关系。不一定每一个参加的人将来都要带领诗歌敬拜。看神的带领。但是一定会帮助你知道如何评估诗歌敬拜,知道什么是好的诗歌敬拜。鼓励大家委身到底。

Shengjie, 8 四月, 2022

一、两个背景: 
1、彼得作为使徒,写信给散居各地的基督徒。不是他们的本家。漂泊在各地。寄居的意思是:不在本地,本族,本国的地方。他们生活有各样的艰难。和我们类似。

彼得第一要务不是帮助信徒如何避免艰难,避免逼迫,乃是要解决他们的误区、惧怕或忧虑,帮助他们如何面对艰难,如何在艰难中荣耀神。从福音开始,到福音结束的。先是提到神赐给基督徒天上的产业,最后提到神要给基督徒永远的荣耀,而且在逼迫后会坚固基督徒的应许。让基督徒不仅不要惧怕,不要忧虑,反而要喜乐,因为荣耀的圣灵和他们同在。他们的生命会成长。

2、福音不仅包含神将要赐给基督徒的产业,还包括赐给他们新的身份。前面讲到基督徒的身份是神国的子民,是属于神的,会有天上的产业,有朝一日会进入神的国。所以基督徒活在这个世界,并不属于这个世界。今天要提到两个相对应的新身份。我们来进入经文。

二、两个身份:

“亲爱的。。”
说明是一家人,亲热的关系。即便彼得可能没有见到这些所有的人。但是因着基督成为一家人。,所以感觉如此亲热。基督徒永远是因为有了身份和关系,所以活出这样的关系来,包括表达彼此的亲热,包括彼此认识和熟悉。而不是相反。世界上的风俗是熟悉了,亲热了,才称呼怎样的关系。

标签

匿名 (未验证), 7 四月, 2022

利3-4章提到神拣选了利未人替代以色列人头生的归给神,在会幕或圣殿中服侍神(代下29:12-30;31:2-4;拉3:10-11)。申18:6-7提到利未人必须在指定的地方来服侍神。而新约的子民可以在任何地方服侍神。

利未人所做的敬拜服侍包括会幕或圣殿的一切服侍,包括献祭、感谢、赞美等等(代上16:37-42)。而新约的子民可以在集体敬拜中承担任何的服侍。

代上15-16章记载了典型的利未人服侍的场景,包括抬神的约柜、伴奏、歌唱等。他们的歌唱有呼召以色列民来赞美神的部分,最后以色列民的回应是“阿们,哈利路亚或赞美主”(诗篇106:48下;代上16:36下;启19:1)。所以旧约时代以色列民是不自己唱诗赞美神的,他们自己无法来到神的面前,他们对神的诗歌敬拜都是透过利未人进行的,最多个别时候用诗歌的结尾来回应说“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代下7:3,20:19,30:21,31:2;拉3:10-11;尼12:27)。而新约的子民都可以直接歌唱赞美神。有的教会效法旧约的敬拜设立诗班,让经过训练的弟兄姐妹献上专业一些的演唱,需要留意是否会因此拦阻了会众一起来敬拜,因为新约的敬拜是所有会众一起参与的,而不是一部分人的敬拜,专业的诗班反而容易让一些音乐素质不高的人更加不敢大声赞美神。

匿名 (未验证), 6 四月, 2022

首先,献上自己为祭。罗12:1。

其次,献上忧伤的祭。诗篇51:16-17;约一1:8-9。

其三、献上赞美的祭。来13:15。

其四,献上感谢的祭。弗5:20;西3:17。

其五、献上奉献的祭。林前16:2;腓4:18。

其六,献上服侍的祭。包括服侍弟兄姐妹以及需要的人。来13:16;太25:40;箴言19:17.

其七、献上顺服的祭。雅1:21-22;撒上15:22.

献祭的形式都有哪些呢?

1、歌唱。弗5:19;西3:16.

2、祷告。启8:3-4.

3、听道。雅1:21-22.

4、奉献。林前16:2.

5、服侍。弗4:11-16。包括话语类和事务类的服侍(彼前4:10-11)。

匿名 (未验证), 5 四月, 2022

首先,信仰不仅仅要心里相信,还要口里承认(罗10:9)。在谁面前承认呢?最重要的是在主面前。当我们口里称呼耶稣为主,呼求他的名,这就是我们得救的一个表现(罗10:13)。

其次,我们不仅向主承认,也需要在人面前承认。耶稣也说在人面前不认他的,他也不认他们(太10:32-33)。而信仰告白是我们在人面前对我们信仰的确认。腓力在给太监受洗前就问他是否相信,在太监回复说相信后腓力就给他施洗(徒8:36-37)。耶稣也曾让那位被他医治的瞎子在众人面前宣告他的信仰(约9:35-38)。

其三、提前3:16是诗歌体,里面就陈述了关于主耶稣的基本信仰,很可能是当时大家所吟唱的最早的一种信仰告白的形式。腓2:6-11也是如此。使徒信经据说也是初代教会总结基本的信仰以及为了应对异端邪教而形成的基本信仰陈述。在早期的教会使徒信经会用于施洗前对受洗者信仰的确认,也会在敬拜的时候用于诵读或吟唱。信仰告白表达了我们共同的信仰,是我们彼此连接的基础,也是和异端邪教分别出来的标准。

匿名 (未验证), 4 四月, 2022

按照圣经和章程,会友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教会的一些重大事务的决定。会友作为基督身体的一个肢体,有权利按照主的心意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有义务参与教会整体的决策,让教会众肢体得到造就,从而在合一和成熟上都有长进。

弃权票是指会友在牧者提议投票的事项中弃权,既没有投支持票,也没有投反对票,乃是保持中立。教会投票一般来说有四大类:一类是会友的进出,一类是职分的设立,一类是教会纪律,一类是修改章程等重要文件。剩下的可能是牧者觉得需要会友参与的重大事项。那么我们投弃权票都可能有哪些原因呢?

1、我对这个人不足够了解,不确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基督徒,或这个人是否预备好做牧者或执事,或这个人是否到了需要开除的地步等。

2、不确定选哪一个更好,觉得都可以。

3、不太同意,但是也没有到反对的程度。

4、我对于否决的选项不太认同,但是也没有到赞同的地步。

5、我不赞同教会纪律,所以不想沾染这类事情。

6、我不想得罪任何人,所以想弃权。

7、对所提供的选项都不太满意。

8、投票过于频繁,感觉疲劳了。

9、我不认同投票这种方式。

10、觉得结果与自己无关。

11、我就是不想表态。

匿名 (未验证), 4 四月, 2022

当我们谈到主日崇拜中的限定性原则的时候,一个容易纠结的问题是:公告作为主日崇拜中的一个项目或内容,有圣经依据吗?

我们的回应是:有的!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1、徒4:23-31提到彼得和约翰被恐吓之后,回到会友中汇报情况,大家一起祷告,然后被圣灵充满,放胆传主的道。

2、徒6:1-6提到当时说希腊话的寡妇被忽略,十二使徒告诉会众情况,并让他们选出七位弟兄来负责饭食。

3、徒11:1-18提到彼得解释主如何带领他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事,很可能也是在会众面前汇报的。

4、徒12:17提到出狱的彼得让见到他的人告诉雅各和众弟兄,也可能是在会众面前汇报关于彼得的情况的。

5、 徒14:26-27提到保罗和巴拿巴被教会差遣,以及宣教回来向教会汇报,也是在会众面前进行的。

6、徒15:22提到耶路撒冷大会决议之后全体教会选出代表来和保罗他们一起去传达给保罗所建立的教会,这样的决定也应该是向会众汇报的,代表也应该是在会众面前选举出来的。

7、弗6:21-22;西4:7-8提到推基古会把保罗的情况汇报给接受书信的教会,很可能也是在会众面前汇报的。

匿名 (未验证), 1 四月, 2022

什么是拖延症,让我来告诉你。

  • 觉得时间还早,先玩会再做事;

  • 决定静下心来做事,先去冲杯咖啡;

  • 睡前想刷一会抖音,结果刷到凌晨2点;

  • 总在等好时机或者好心情去做重要的事;

  • 很快就要考试了,而现在的你还不抓紧复习;

  • 计划用一个月做件事,实际上最后3天熬夜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