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匿名 (未验证), 15 六月, 2022

耶稣到底有没有复活?这是千载悬疑。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的根基,如果这个不确定,或如果耶稣没有复活,基督教就是没有任何可信度。基督教提供的不是一套伦理规范,或一套改良自己的方法,也不是教导人如何行善,乃是提供一位救主,一位从死里复活的救主。因为耶稣基督复活了,他讲的一切都是真的,所以才有可信度。这也是基督教中最难以相信的部分。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探讨这个问题,而且这一次是尝试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考察有关的数据(而不是基于圣经所说的都是真的),看看最后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需要备注的是,因为圣经也是数据的来源之一,下面的一些资料会直接给出圣经的依据,而且这些资料和一世纪的其他历史资料也是一致的。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

Zhangxq, 13 六月, 2022

新身份与新呼召  
经文:彼前2:21-25
时间:2022年6月12日

一、荣耀的呼召

这是不可抗拒的呼召。圣经讲的呼召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可以抗拒的呼召。太22:14. 一种是内在的,是不可抗拒的。1:15;2:9;3:9;5:10都提到了这种呼召。蒙召的人已经重生,因此响应这个呼召(1:2)。如同耶稣呼召门徒,他们看见了耶稣,相信了耶稣,就跟随他。如同耶稣呼召拉撒路,拉撒路就出来。

二、荣耀的身份

这里提到基督徒的两重身份:主的仆人,主的羊。

第一重是主的仆人。

彼前2:3,4告诉我们基,我们的王,就是主,就是神。启17:14 这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呼召了一些人,拣选了一些人来跟随他和服侍他。这些人就是主的仆人,是王的仆人。林前7:22-27,我们蒙召做主的仆人。罗1:6 蒙召属于耶稣基督的人。

Mars, 13 六月, 2022

在基督里面对纷争 哥林多前书6章1节-8节
2022年6月12日
讲师:有刚
引言:
16 年,在四川省资阳市发生一个案子,当地的教会把牧师告上法庭,争执的问题是之前 牧师以 个人名义开立了银行账户,把教会的财务款项存入了这个账户,账户是由教会财务人员管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教会起诉牧师侵占教会财产, 这个纠纷 引起当地和 四川省内 基督徒 广泛 关注,产生很大影响。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经文也和纷争、诉讼有关,盼望今天的学习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诵读
经文:
【林前6:1 】你们中间有彼此相争的事,怎敢在不义的人面前求审,不在圣徒面前求审呢?
【林前6:2 】岂不知圣徒要审判世界吗?若世界为你们所审,难道你们不配审判这最小的事吗?
【林前6:3 】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林前6:4 】既是这样,你们若有今生的事当审判,是派教会所轻看的人审判吗?
【林前6:5 】我说这话是要叫你们羞耻。难道你们中间没有一个智慧人能审断弟兄们的事吗?
【林前6:6 】你们竟是弟兄与弟兄告状,而且告在不信主的人面前。
【林前6:7 】你们彼此告状,这已经是你们的大错了。为什么不情愿受欺呢?为什么不情愿吃亏呢?

匿名 (未验证), 13 六月, 2022

以福音为中心的集体敬拜

提前阅读的链接《主日崇拜应该以什么氛围结束?

我们先回顾一下过去所学习的:

1、敬拜的简单定义是什么?和福音的关系是什么?
就是对神的所是所为应该有的回应。首要的是救赎,然后才是回应。这就是以福音为中心的敬拜。福音是敬拜的前提和驱动。没有福音,就没有敬拜。

匿名 (未验证), 11 六月, 2022

八、亲子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孩子对父母的顺服。

1、因为人生来是罪人,生来就是悖逆的,从悖逆神开始,因此对任何权柄都是如此。如果不训练孩子学会顺服权柄,将来只会毁了他,他将来也无法适应社会。顺服对于家庭、职场、社会、国家都很重要。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权柄。孩子学习顺服和尊重权柄是从父母开始的。孩子从小学习尊重父母,会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其他的权柄。父母也可以因为孩子顺服父母而要求孩子顺服其他的权柄。父亲可以训练孩子顺服母亲,反过来也是如此。父母可以训练孩子学会顺服长辈、老师、教会等。如果孩子连父母都不顺服,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3、神赐给父母的责任是训练孩子,首要的是训练孩子顺服。弗6:1-3要求孩子从小学会听话和尊重父母。这是神对孩子直接的命令,所以理当是父母训练孩子的着眼点。这绝不是亲子教育的一个选项,而是必须。神非常看重孩子对父母的敬重,旧约对于打父母、咒骂父母、悖逆父母是严加惩治的(出21:15,17;申21:18-21)。

匿名 (未验证), 10 六月, 2022

这确实是一句让你疑惑的经文。我们需要查考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其意思。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

1、神是一,圣经也是合一的,而不是本质上自相矛盾的,有一些难解的经文,需要认真查考更多的经文,尤其是从以经解经的角度,用意思清楚的经文来帮助明白意思模糊的经文。这是解经的基本原则。也符合我们沟通的基本原则。

2、林前14:34的背景是教会聚会的时候,14:26谈到“聚会”的时候,14:28提到没有翻译的说方言的人要在“会众”闭口,14:34节谈到妇女在“会中”,35节也是在“会中”,这些都说明是在教会聚会的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3、林前11:3提到男人是女人的头,女人的头上要有服权柄的记号,说明教会中有权柄的服侍应该由弟兄来担当,和在家庭中妻子要顺服丈夫是类似的。林前14:34节也强调姐妹要顺服。更多解释请阅读《提前2:11-14是什么意思?》。

匿名 (未验证), 8 六月, 2022

先回顾过去学习的重点:
1、敬拜是什么。是对神的所是所为的应该有的回应或因着神的所是所为给神所配得的回应。包括敬畏、赞美、认罪、感恩、顺服、服侍、尊崇、献上、热爱、高举、传扬。。。
2、福音为中心的敬拜。先有福音,才有敬拜。福音不仅是敬拜的前提,也是敬拜的驱动。当我们认识到救恩中所彰显出来神的所是所为,会禁止不住敬拜这位伟大的真神。
3、如何敬拜。用灵魂来敬拜,发自内心敬拜。前提是相信。按照真理来敬拜,包括神的所是所为的真理,也包括回应的真理。也在真理里敬拜,要思考真理,并产生该有的回应。
4、敬拜的形式:个人敬拜和集体敬拜。集体敬拜的形式或要素:诗歌、祷告、读经、听道、服侍(包括金钱的奉献)、圣礼、家事等等。要留意旧约的集体敬拜和新约的不同。
5、诗歌敬拜的形式或要素:歌词、旋律、音准和节拍和音量、伴奏或乐器、肢体语言等等。我们需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地敬拜。具体操作层面以后还会学习。大家也提议要对会众有更多教导、引导和示范。

匿名 (未验证), 8 六月, 2022

有一种流行的看法是:我还年轻,不着急,还有很多比我年长的都没结婚呢!有这样的想法的人通常不会思考如何预备自己,不会认真考虑自己有哪些择偶标准,不会认真考虑来自异性的邀请,觉得自己还有很长的时间。为什么说这也是一个误区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首先,到底什么是适婚年龄?林前7:36提到女人过了年岁,或过了花期(中文标准译本),或过了适婚年龄(新汉语译本),就可以结婚。在我们的文化中,什么是适婚年龄呢?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到了这些年龄,就可以考虑婚姻了。

匿名 (未验证), 7 六月, 2022

要明白这句话以及相关经文的意思,比如林前7:10,必须先要理解希腊文的被动语态。因为这些经文都涉及了。

希腊文的被动语态的常见用法是表达动作的主体接受了这个动作,或者这个动作加在了主体的身上,但是单从被动语态看不出主体的想法、意志以及是否参与或导致了这个动作。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1、利未记20:10指出奸夫和淫妇都要被治死,这里的“淫妇”原文是指“行奸淫的女人”,七十士译本是被动语态,但是从上下文来看,显然她不是被强奸,乃是参与了奸淫的罪,所以要被石头打死。
2、徒1:5提到门徒将要受圣灵的洗,也是被动语态,从上下文看,是圣灵降在他们身上,他们自己是没有参与的,完全是被动地接受。从实际的发生来看,也是如此。徒2:3-4显示他们没有一点参与,乃是完全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林前12:13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基督的身体,这里的“受洗”是被动语态,从时间的点上圣灵的洗发生在我们得救的时候,这也可以看出来在圣灵的洗这件事上一般说来我们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是没有意志上和行为上的参与的。
3、来3:4提到房子被人建造,而在建造的方面房子是没有意愿,也没有参与,完全是以人的意志和动作为转移的。
因此,从上面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到,决定词汇意思的关键还是要看上下文,而不仅仅是语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