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Maike, 22 六月, 2024

本来道歉是为自己的过错或过犯难过,也为给别人带来的损失或伤害而难过,因此向别人承认并请求原谅的过程,但是道歉也容易成为控制别人的工具,并不是真心实意的道歉。控制型的“道歉”都有哪些类型呢?

1、当你尝试用道歉来安抚一个人,以让对方对你好一些,或对你不发怒的时候,你是在努力控制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在真诚地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2、当别人要求或期待你道歉的时候,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或接纳而道歉,是因为你不想别人不悦,或想讨好别人等,你会敷衍式地道歉。

3、当你为你持续性的行为道歉却不打算改变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敷衍,并不是真心为自己所做的懊悔。

4、当你以说道歉来试图免去你对行为的责任的时候,好像在说“我都已经道歉过了,你还要我怎么样?”。真正的道歉不仅是表达难过,而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给与需要的补偿。

5、当你因为惧怕别人不宽恕或不接纳你而道歉的时候,你的道歉等于是交易,而不是真心为自己的行为懊悔。

 

Maike, 19 六月, 2024

回顾前两课。宣教的定义、宣教士的定义。宣教之所以存在,因为神是宣教的神。而且是向万民宣教的神,而且神宣教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能参与这样的大使命,是我们的荣幸和福气,不参与,亏损的是我们。今天学习宣教的范围,需要细细学习万民的意思。

神希望我们向哪些人宣教呢?神希望我们到哪些地方去宣教呢?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们教会还年轻,或,我们的教会还不成熟,哪里还能参与宣教?我们自己教会都顾不过来呢,还宣教!?或者,我们这里还有很多人没有听到福音呢,为什么要去远处呢?或者,宣教只能去更加贫穷的族群或国家,富有的国家就不用去了。对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假设有两艘正在下沉的船。两艘船都装满了人,而且下沉的速度一样快。你负责带领一支救援队,开着两艘船赶到第一艘沉船的现场,在远处是第二艘沉船,形势同样危急,而且时间紧迫,资源也有限。那么,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集中人力物力去抢救离你最近的船上的乘客,而不是分派一艘船去救另一艘沉船的人,那么你也许会救活更多人。从实用角度来分析,全力以赴去拯救离你最近的船,合情合理。

那么,对于宣教也是这样吗?我们是不是给附近的人传福音就够了呢?传福音和宣教是什么关系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大使命:太28:19-20

Maike, 18 六月, 2024

把握时机--后来改名关键时刻

以下是对此的评论:

https://woodrice.online/2020/11/22/kairos/

https://woodrice.online/2022/06/22/kairos-2/

https://woodrice.online/2022/06/23/im/

http://tokyo-jcc.com/images/Kairos.pdf

Maike, 18 六月, 2024

先回顾一下上一次所讲的教会历史以及现今的挑战。

今天讲教会和宣教的关系。

我们先回顾一下关于宣教和宣教士的定义。

太28:16-20 主给门徒颁布了大使命,让他们去使万民做主的门徒。耶稣的意思是“万民”,而不是“一民”或“同一个民族”。徒1:8中主告诉他们会在三种文化中做见证,一种是同文化,针对犹太人,一种是近文化,针对撒玛利亚人,一种是针对异文化,针对外邦人。越到后面的文化越难做。需要留意的是1:8不是命令,乃是预言,这是主的计划,是一定会发生的,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包括逼迫来达成他的计划。这是同时要做的事情,主的意思不是说你们在耶路撒冷传遍每一个角落了,或你们的教会彻底成熟了,才去外地,乃是说你们会一边在耶路撒冷建立教会,一边也会去其他地方。是both ...and. 是既在。。。又在。。。

思考:我们有这么思考过大使命吗?

虽然耶稣颁布了大使命,耶稣并没有马上让他们去,乃是让他们先在耶路撒冷等候,他们需要圣灵的能力(徒1:4-5,8)。他们的使命是不可能靠自己完成的任务,他们需要超自然的力量。而且耶稣的计划是让他们先建立教会,然后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