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大家:你们结婚多少年了?你觉得婚姻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54年,沟通问题,言语有摩擦。看对方不顺眼。
2、32年,年轻的时候觉得妻子不顺服,后来觉得是自己的错,现在没有问题。妻子认为沟通会吵起来,丈夫看自己强势,我看对方不顺眼,后来慢慢成熟了。
3、5年,意见不和,对方想改变我却改变不了,就生气。忙到没有时间沟通。
4、29年,年轻的时候丈夫觉得妻子管自己太严。妻子认为年轻的时候很强势。
5、37年,丈夫干活慢。看对方不顺眼。
6、32年,有言语摩擦和动手。妻子觉得是自己强势。
7、34年,有摩擦,有不同,需要彼此理解和包容。妻子觉得是自己想掌控,不顺眼就干仗。
8、48年,夫妻很像,也有缺点,需要彼此包容,不是讲理的地方。
9、41年,妻子急性子,丈夫慢,言语上有冲突。
10、25年,丈夫脾气记,不上教会。
11、26年,挑战太多了,没有挑战,情绪急。
12 、 38年,丈夫不信,丈夫嗜酒,会家暴。
13,3年 观点不一样会吵架,一个慢一个着急。现在觉得挺好。
因为罪的缘故,我们的人际关系有诸多的艰难,一方面想彼此控制,一方面自以为义,一方面对对方有过高的期待。。。如何从福音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人际关系呢?关于福音是什么请阅读《福音到底是什么?》。
一、首先从福音的角度来看待自己:
1、因为你比你所知道、所想象、所以为地更加罪恶、诡诈、自欺和不配,你会在神和人面前谦卑,得到别人的善待你会感恩,得到别人夸奖你会归荣耀给神。你也知道你在人际关系不可能做得都完美,你也不会做不现实的承诺。当别人指责批评你或不认可你的时候,你不是必须回应,你也知道实际的你其实更加糟糕。
2、因为你比你所知道、所想象、所以为地更加被(神)爱、被接纳、被欢迎和被使用,你会在人面前勇敢,你的价值和身份不受自己的表现以及别人的影响。你不需要因着别人如何对待你就必须怎样做。你是主的奴仆,而不是对方的。你的回应并不受别人的控制,不是出于别人对你怎样,乃是因为主想要你怎样。
健康教会的第七标志 长执制或牧执制(合乎圣经的领袖或治理)
为什么合乎圣经的长执制这么重要?
1、教会是主耶稣的教会(太16:18)。教会必须按照主的方式来建造,而不是我们所以为的方式。
2、主对于教会以及领袖的要求是忠心,而不是效率、果效、规模、富有等等,有一天都要为自己所做的向主交账(林前4:2;彼前5:4)。
3、按照主的方式来建造的教会不仅更健康,而且经得住考验,存留得更久,也让建造者在主面前得到赏赐(林前3;9-15)。
4、圣经对于教会治理也是充足的。圣经提供了足够的原则让我们知道如何治理主的教会,如同提供了足够的原则让我们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家(提前3:5,15;5:17)。
5、合乎圣经的长执制是健康教会的关键和根基。如果教会的领袖出了问题,教会就一定出问题。如果教会的领袖不认可健康教会的七标志,教会就不可能按照七标志来建造。有了健康的教会领袖,才会有健康的教会。
下面是对合乎圣经的教会治理的一点介绍。
一、教会治理的错误
健康教会的第六个标志 会友制
会友制这个词并没有直接的圣经依据,但是圣经有“会友”这个词,就是“自己人”的意思,用在当时同属于耶路撒冷教会的基督徒的身上。我们可以认为“会友”就是同属一间地方教会的基督徒。会友制又叫“成员制”或“会员制”,特指确认谁是属于某个教会的基督徒的制度。
有些人会反对这样的称呼和制度,觉得听起来有些世俗。但是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含义。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每一个教会其实都有自己的会友制,也就是界定谁才是基督徒,谁不是,谁才是这个教会的人,谁不是,谁才是可以施洗的对象,谁不是,谁可以参加教会的服侍,谁不可以,谁可以成为教会的同工,谁不可以,等等等等。只不过是不同教会的成员制的规范程度或正规程度或严格程度不同而已。
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基督徒呢?权柄在于谁呢?
首先要认识基督徒是什么人。
太28:19-20耶稣要求当时的使徒要去普天下去,使万民做主的门徒。基督徒就是门徒,门徒和师傅是对应的关系,门徒的责任是相信师傅、跟从师傅,师傅去哪里,门徒也去哪里,师傅做什么,门徒也学会做什么,门训要听师傅的吩咐。所以基督徒就是跟从主耶稣,顺服主耶稣,效法主耶稣的人。
伟大的福音和伟大的教会
经文:太16:13-20
背景:13-14 来到一个拜偶像的地方测试门徒,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耶稣?把耶稣当做什么人来看?14:1-2. 有人说是以利亚--玛拉基书 4:5-6 有人说是耶利米(类似耶利米有神的权柄同时也受苦--被拒绝)或先知里的一位(旧约的先知可以行神迹和说神的话)。。。当然也有个别人说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9:27;15:22)
健康教会的第五个标志 督责
我们往往天真地以为,告诉一个人主耶稣的吩咐,对方就会遵守,自己的大使命就算完成了。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我们对照自己就知道,我们自己都不是这样的,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并不是看到神的话语就相信并遵行的,我们也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不是你告诉孩子什么孩子就马上遵行或一直遵行的。大使命不是告诉对方主的吩咐就行了,乃是要帮助对方遵守。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督责。
我们错误地以为,对方属灵光景如何,是对方和主之间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好比该隐对神说“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吗?”(创4:9)。这是推脱责任的表现。神让我们成为弟兄姐妹,其中一个责任就是看顾彼此。
我们重点来看来3:12-15。
健康教会的第四标志 门训
什么是门训?这是很多人容易误解的概念。有人觉得门训仅限于基督徒,有人认为门训就是告诉基督徒应该遵守哪些命令,做哪些属灵的操练,有人认为门训就是学习一门门训课程,有人认为门训可以通过培灵会或一些活动达成。。。我们需要查考圣经来明白。不然方向就错了。
门训常用的经文是太28:16-20,不过我们常常理解错这一段经文:
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从原文希腊文的角度,徒20:28a有是三个手抄本的版本:
1、 the church <3588> <1577> <την> <εκκλησιαν> (T-ASF) (N-ASF) of God <3588> <2316> <του> <θεου> (T-GSM) (N-GSM)。
2、 τὴν <3588> (T-ASF) ἐκκλησίαν <1577> (N-ASF) τοῦ <3588> (T-GSM) κυρίου<2962> (N-GSM)。the church of the Lord.
3、"the church of the Lord and God " 【这个文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很可能是把前两种文本合并在一起而成的。】
健康教会的第三标志:爱
我们的文化中对爱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有人把爱看做一种感觉,感觉到爱的时候,就爱,感觉不到爱的时候就不爱。基督徒甚至把这样的爱当做感动,有感动的时候就去爱,没有感动的时候就不去爱。有人把爱仅仅看做是行动,表达爱的方式主要是给对方钱或物资。也有人把爱当做一种责任,努力做当做的事情,却没有发自内心。有人爱作为一种交易,是因为我喜欢你、你对我好、你和我类似、你对我有益处我才爱你,如果你和我差异大、你对我没有益处、你伤害过我、你让我厌恶,我就不爱你了。也有人把爱当做“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样肤浅的爱,或把爱当做大家泡在一起时间就了自然就有的熟人之间的爱。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的看法尤其常见。大家来到教会仅仅是点头之交,或泛泛之交,并没有进入对方的生命来爱对方。当我们谈到要彼此相爱的时候,大家也会拿“和对方不熟”来作为借口而不去履行主耶稣颁布的彼此相爱的命令。
那么,圣经是如何定义和描述基督徒之间的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