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定时的祷告,渐渐就没有祷告,所以每天早晚都要定时的祷告。
2.在祷告上失败,在什么事上都不能成 功,忽略祷告,等于失丧属灵的生命。
3.在神面前没有能力,在人面前也没有能力,在仇敌面前很难站立。
4.那些在世上为神作得更多的人,是那些早起用膝跪的人。
5.圣经中有很多祷告的应许,使我们的祷告绝不至落空或无用。
6.祷告和生活的情况,不会差的很远。祷告如何,生活也如何。
7.没有一个不花时间在神面前的人,是 对神有用、对人有益的人。
8. 神能做一切的事,但祂愿藉着人的祷告来成就,使人在其中有份。
9.祷告是向神诉说神的旨意,不是求神 要照着我们的意思行。
10.祷告就是向神说出我们对祂的信靠、 顺服、敬爱、感谢和赞美。
11.在祷告中,渐渐地我们说出圣灵的感动、教训和启示,并圣经中主的话语来。
12.我们若忠心地随从圣灵的引导,就必进入不住的祷告,使你成为一个祷告的 人。
1、感谢大家的参与。
2、为什么有热身?入会课的表面--融入这个家,成为这个家的一员。
3、先介绍4个价值观--真实、接纳、尊重、平等。一会帮助彼此记住。
4、彼此认识(2分钟介绍,1分钟提问,讲员带头自我介绍)
5、彼此操练是否记住4个价值观。
6、入会课的要求--读经、预习、坚持、门训。最后有面试。12次。除了今天。缺2次就自动退出。需要补课。有需要联系助教和讲员。
7、如何能尽快成为一家人?你觉得需要了解一些什么呢?【尽量让每一个人分享,然后记录下来】过去有人分享的建议:1)常常见面,吃饭聊天,健身,看电影,只要泡一起就好;2)建吃喝玩乐群,可以发信仰之外的东西。3)建立专门的活动群,短期的自发的。4)分享和彼此代祷。5)一起办活动。
8、建群,可以按照上面的来做,发布任何有关的信息。
9、彼此代祷。
基督徒可以纹身吗?有人说不能,有人说能,有人有疑惑。我们需要落实这个问题。还有类似的问题:基督徒可以打耳洞吗?
当我们查考旧约,发现利未记19:28节有这样的描述: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在身上刺花纹.我是耶和华。新译本:不可为死人的缘故,割伤你们的身体,也不可在你们的身上刺花纹;我是耶和华。新汉语译本:你们不可为死人割伤自己的身体,也不可在身上纹身刺花。我是上主。
当我们看上下文以及当时的习俗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些经文和当时外邦人拜偶像的习俗有关。他们会吃带血的动物,会把动物献给偶像(结33:25),他们会剃自己的头发(耶9:26),会刺自己的身体(王上18:28),也会在身上刻偶像有关的图案以表示忠心或对偶像的尊崇。所以19:28的最后说“我是耶和华”,也就是说唯有耶和华是他们的神,他们要和外邦人区分开来。利20:26也提到神是圣洁的,他们也要与万民有分别。
到了新约,我们就脱离了旧约和摩西律法,我们在新约的律法之下,不在旧约的律法之下了。详见《摩西律法被废除了吗?》。也就是说如同“不可以剃头发”一样,“不可刻花纹”的禁令已经不适合我们了。
这是不容易确定的。需要仔细看下上下文:
1、 24章是神对整个世界的惩罚。24:1提到神是大地空虚,将其上的居民分散。24:4提到地的悲哀和世界的衰残。24:6提到地被咒诅吞灭,居民被火焚烧。24:17提到地上的居民会面临恐惧、网罗等。24:21提到神会惩罚堕落的天使和列王。
2、24:5提到地上居民因为违背神而污秽了地,因而面临咒诅(6节)。
3、何6:7提到以色列民如同亚当背约。
4、罗2:15提到神把律法的功用刻在人的心里。
5、罗3:23提到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6、罗1:19-32提到神给了每一个人普遍启示,让人知道神,也知道违背神的后果是死(32节)。
7、罗1:18-23提到人压抑神的普遍启示,转为拜偶像,最后思念变为虚妄,物质的心就昏暗了。
8、罗1:18提到神的愤怒因此临到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违背了神的普遍启示,而且知道后果。
9、耶3:1, 2, 9; 16:18; 结36:17, 18都提到拜偶像是污秽的。创4:10; 民35:33; 申21:1–9; 伯16:18提到血也是污秽地的。
10、创1:27提到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弗4:24提到神的形象至少包括真理、仁义和圣洁等。但是人都压抑和违背了这些。
有人说耶稣赎了所有人的罪,因为约一2:1-2说他不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这是错误的解经。如果耶稣赎了所有人的罪,所有人的罪当得的刑罚耶稣都担当了,所有的人都应该上天国,这和圣经其他明显的教导是矛盾的。“普天下”这个词的原文不一定是指所有曾经出生的人,也可能是指范围,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或者约翰的读者以外的信主的人。
来9:15提到耶稣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说明耶稣赎了旧约之下的信徒的罪。前约就是旧约,是神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第一个约(来9:18-21)。这和希伯来书的读者有关。希伯来书针对犹太人中的信徒而写,他们在面临回到摩西律法之下的危险,所以神借着希伯来书帮助他们归正。8-10章是讲旧约和新约对比。因此提到耶稣赎罪的范围包括了旧约的信徒的罪。他们的罪是如何界定的呢?就是旧约里的摩西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
有人认为新约时代的希腊文“baptizo(907)”除了“覆盖”“浸入”,还有“洗”或“洁净”的意思。经文证据是徒22:16和弗5:26。这对吗?
答:从文本的证据来看,是有问题的。从上下文来看,希腊文“baptizo(907)”除了“覆盖”“遮盖”“浸入”,还有“洗”的意思,但是没有“洁净”的意思。“洁净”是“洗”的结果,而不是“洗”本身。徒22:16提到保罗要受洗,洗净他的罪,这里提到的是“洗”的意思,而圣经中的“洗”不是浸入,就是浇灌,没有“点水”的洗。详情请看《浸礼?浇灌礼?还是点水礼?》。弗5:26提到基督借着水洗来洁净教会,“洗”是手段,“洁净”是结果,两者是不同的。
来8:10中和新的盟约有关的经文因自旧约的耶利米书31:33-34节,其中“我的律法”的解释是颇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是摩西律法的道德律,有人认为是新约基督的命令。有人认为是旧约的摩西律法,到底是什么呢?
“认为是摩西律法”的说法等于忽略的启示的渐进性,包括神的律法的渐进性。我们需要留意这两处经文提到的都是"我的律法",也就是神的律法,而不是"摩西律法",虽然在旧约的上下文是指摩西律法。其实在旧约就暗示神在未来可能会有新的训诲和律法的颁布(赛2:2-3;51:4;申18:15-18)。而来8:6提出耶稣是新约的中保,也就是说神的启示和命令在新约下会透过耶稣颁布。来7:11-19提到耶稣成了新的大祭司,所以律法也必须更改。所以耶31:33-34和来8:10中提到“我的律法”就是指新约下基督的教导,包含基督的律法。
圣经说我们要款待客旅,文化中也提倡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们过去做得是很不够的。所以作为牧者和执事需要带头做这样的操练。探访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的爱心祷告,探访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乃是彰显耶稣基督的爱,需要求主的爱充满自己,求主赐给自己爱对方的心。如果是伙伴一同探访,可以一起为这次探访祷告。需要留意的是探访的目的是为了爱,也要在探访过程中发现行善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了解对方而已。
民18:19提到神与利未人所立的盐的约,让他们永远得到祭物作为供应。根据代下13:5,盐是保存的作用,所以盐的约说明这个约永远不会变质或废掉。
民25:1-15记载了亚伦的后代非尼哈杀死了行淫的以色列人和女子,神于是和他立约,把平安的约给他,让他和后裔永远做祭司。
耶31:21-22提到神与利未人所立的约,然侍奉神的利未人多起来。
玛拉基书2:1-9提到神责备祭司违背了神与他们所立的约。
所以神与利未人所里的约应该是神供应他们,他们带头遵守神的诫命并把神的律法传给以色列人。
要明白这两句经文中的“律法”的意思,我们需要仔细看上下文:
1、上文是罗3:9-18证明了犹太人和希腊人都在罪恶之下,所引用的经文有诗篇和以赛亚书有关的经文,所描述的人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
2、19节提到律法的目的之一是让普世的人都在审判之下。
3、林前9:20-21;罗2:17-18提到摩西律法只是给了犹太人,而不是外邦人。
4、罗2:12提到在摩西律法之下犯罪的,会按照摩西律法受审判,没有摩西律法的,就不按照摩西律法灭亡。
5、罗2:15提到外邦人的心里有律法的功用(work of law),这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摩西律法。
6、罗1:19-32定全世界的人的罪的时候,并没有引用摩西律法,乃是指出神的基本属性刻在人的心里,然后罗列出一系列的罪,也不是按照摩西律法。既然这是新约的启示一部分,说明这是新约之下定罪的一种方式。其实旧约在摩西律法之前,罪已经存在,只是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罗5:13)。
7、创1:27提到神按照人的形象造人,弗4:23提到新人会有真理、仁义和圣洁。罗3:23说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因此但是和神的形象不一致的都是亏缺神的荣耀的行为。
8、可12:30-31耶稣讲摩西律法总结为最大的两条诫命:爱神和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