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ex, 23 十一月, 2024

【加5:16】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加5:17】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

【加5:18】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加5:19】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

【加5:20】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

【加5:21】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国。

今天我们主要讲明白以下 4 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顺着圣灵而行?

第二,什么是顺着圣灵而行?

第三,怎样才能顺着圣灵而行?

最后我们讲一下关于不顺着圣灵而行、也就是顺着情欲而行的警戒和教训。

ex, 23 十一月, 2024

经文:加5:25-6:6 讲题:圣灵里的生活 时间:11.10

引言

对于圣灵及其带来的生活,历来有许多误解。尤其二十世纪兴起了几波灵恩运动,带来了更大的混乱。一些人会认为被圣灵引导、充满是部分、属灵基督徒的专利,他们就像打了鸡血,总是满格电状态,有活力、快乐、成功,祷告做事有权柄,祈祷必应;另一些人认为活在圣灵里是大脑被各种圣经的知识填充,理性/有序/冷静(甚至冷淡),墨守教会传统和规矩,不越雷池。有关在圣灵里的生活是个大议题;你需要回到圣经,看神的教导是怎样的?神的重点是什么?

 

正文:

ex, 23 十一月, 2024

 

6:7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
6:8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
6:9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
6:10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

 

背景:

从 5 章 13 节开始,到今天的经文至 6:10 结束,保罗对加拉太人劝勉合乎福音的生活。核心就是顺着圣灵而行,然后讲了靠圣灵行事一些特征:不要自高自大、要挽回犯罪的弟兄、互相担当重担,尤其包括供应教牧人员的需要。

今天我们讲这部分劝勉的最后一段,是一段警戒+劝勉。

 

释经

6:7a 不要自欺、 神是轻慢不得的

Maike, 22 十一月, 2024

书信文体是一种特殊的格式,针对不同的部分的默想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书信的格式有:开头(谁写给谁的信以及祝福)、感恩、主体、问候和报告、结语等。

  1. 信件开头(Salutation)

    • 包括写信人(如保罗、彼得等)的自我介绍和对收信人的称呼,通常以祝福开始,如“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 比如可以默想林前1:1-3;彼前1:1-2
  2. 感恩与祈祷(Thanksgiving and Prayer)

    • 作者对收信人的感恩,以及为他们代祷的内容。
    • 比如可以默想林前1:4-9;帖后1:3-5
  3. 正文(Body)

Maike, 20 十一月, 2024

神造人的时候把普遍启示刻在人的心里,但是因为人故意压抑真理,反而信从虚慌,所以人单单靠着受造界已经不能真正认识神,人必须靠特殊启示才能认识神。

所以我们即便借着受造界默想神,也首先要根据特殊启示来直到神是什么样的神,神借着受造界启示了他是什么样的神。而不是单单看着受造界就能看到神自己。

圣经有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神在受造界的作为彰显了他自己呢?

诗篇19:1提到“诸天诉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8:1说神将他的荣耀彰显于天。也就是说借着观察受造界,我们可以看到神的荣耀。这是借着受造界默想的结果。

罗1:20提到神借着受造界彰显他的永能和神性。也就是说神借着创造彰显了他的永恒、能力以及作为神特有的一些属性(更多的属性请参考《神的属性和工作》)。加上创1:1;诗篇89:11节,我们可以借着观看、思想受造界,借着默想神的创造而认识神的永恒、能力和伟大。神从无到有造了一切,时间、空间、物质(甚至灵界的存在)都是因着神而有的。在时间的起点以先,只有神,所以神是永恒的。

赛40:12-17将神与受造界(包括人)相比,突出神的智慧及伟大。

Maike, 19 十一月, 2024

圣经的诗篇智慧文学包含诗篇、约伯记、箴言、传道书、雅歌、耶利米哀歌等。甚至有新约的雅各书。不过雅各书归为书信更好。

默想的时候开始可以一小段地开始,然后再一章一章地默想。

圣经中的诗篇可以根据内容和目的被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分类:

  1. 赞美诗(Hymns):这类诗篇主要是为了赞美上帝的属性和作为,表达对上帝的敬仰和崇拜。

    • 例如:诗篇第8篇,大卫在这篇诗篇中赞叹上帝的伟大,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同时惊讶于上帝对人的眷爱和拣选。
  2. 哀歌(Laments):哀歌是表达悲伤、悲痛或绝望的诗篇,通常源于个人或社区的危机,是向上帝表达痛苦的一种方式。

    • 例如:诗篇第22篇,以“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开头,表达了诗人在极度痛苦中的哀求。
  3. 感恩诗(Thanksgiving Psalms):在经历上帝的帮助和拯救后,这些诗篇表达了对上帝的感激之情。

Maike, 19 十一月, 2024

记叙文:

为了方便,我们把历史叙事、律法、家谱等都算在记叙文里了。因为记载的都是历史事实。

刚开始联系默想的时候,可以先挑一节经文、一个故事或一段完整的经文,等慢慢有进步了,再开始默想一整章。下面先是一小段的例子,然后是一整章的例子。

一节经文:

案例一:创1:1

案例二:出20:3

案例三:太5:3

案例四:约1:12

一小段的:

案例一:创2:18-24

案例二:创5:1-27

案例三:太1:1-17

案例四:出21:1-10

案例五:太5:21-26

案例六:可4:35-41、路10:38-42

一整章的:

案例一:创1章。

Maike, 19 十一月, 2024

在多年的服侍中,遇到这样的一种人,就是容易把什么事情或人往消极的、负面的、悲观的角度去想,结果自己情绪不好、人际关系不好、也做不好事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理论上来说,人都有好和坏的一面,事情也有往坏或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但是有一种思维叫消极思维(Negative thinking),这是一种持续的消极心态,倾向于以负面或悲观的角度解读事件和人际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悲观主义(Pessimism)或灾难化思维 (Catastrophizing) 总是预期不好的结果,对未来持消极态度。

2、过度概括 (Overgeneralization):  从单一负面事件中得出普遍性的负面结论。例如,一次约会失败就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伴侣。

3、滤镜思维 (Mental Filter): 只关注负面信息,忽略正面信息。

4、偏见或成见(prejudice/bias):个人的过去经历或社会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或某些情境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倾向于做出负面的判断。比如过去的经历可能导致个体难以信任他人,从而倾向于怀疑他人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