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Maike, 18 八月, 2024

我们需要时刻预备着和属灵的恶者争战,才能战胜。我们要如何做呢?

雅4:7说要抵挡魔鬼

彼前5:8-9说要抵挡魔鬼。

弗6:10-17告诉我们必须穿上全幅的军装,包括:
1、真理(没有真理就无法识别谎言)
2、公义(不行出公义就容易被控告)
3、福音(不活在福音中就行走不远)
4、信心(不信福音就无法抵挡攻击)
5、救恩(不持守救恩等于不堪一击)
6、神的道(没有神的话就无法得胜)

 

Maike, 18 八月, 2024

对于一个服侍主的人来说,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属灵的争战。然而这正是魔鬼的诡计。人常常进入魔鬼的圈套,自己中了诡计,还以为自己很聪明。这就是魔鬼的策略。同时魔鬼还随处游行,吞吃可以吞吃的人。我们随时就回进入魔鬼的争战。所以我们要准备好了。这就是这两课的目的。

我们一起来查考有关的经文。

我们首要要认识魔鬼和魔鬼的工作。我们过去是魔鬼的儿女,我们故意压抑真理,我们里面有太多的谎言。我们在魔鬼的权势之下。我们得救之后脱离了魔鬼的权势,因着耶稣基督的工作已经得胜,然而我们要靠着神的话不断清理谎言,让心思意念都夺回归于基督。每天从各个方面有很多来自魔鬼的谎言。这也是读经的动力之一,不是为了读而读,乃要清理不合乎圣经的思想。

圣经称魔鬼为恶者(约17:15; 约一5:18–19--4190),这反应了魔鬼的什么属性或特性?

圣经称魔鬼为我们的仇敌(彼前5:8),为什么魔鬼是我们的仇敌?

Maike, 16 八月, 2024

罗12:11;西1:29;太25:26;加6:9-10

你觉得耶稣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位主?他对你如何?

如果耶稣是我们的主,是我们的王,我们就是他的仆人或奴仆。当我们谈到侍奉主耶稣的时候,“侍奉”这个词其实代表我们的身份,“侍奉”或“服侍”是奴隶对待主人的方式,奴仆或仆人是属于主人的,并不属于自己,所服侍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主人。我们得救之后被主基督重价买贖回来,成为基督的奴仆或仆人,不再是人或偶像的仆人(林前7:22下-23)。

Maike, 15 八月, 2024

主耶稣颁布给每一个门徒的大使命是使万民做主的门徒,这是基督徒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主耶稣说“父如何差遣了我,我也如何差遣你们”。我们需要牢记大使命,接受主的差遣,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传福音和栽培门徒。教会不仅要鼓励、训练个人传福音,也要办和传福音有关的活动,以推动传福音有关的事工。我们也要成为宣教型的教会,以弥补过去在宣教方面的诸多不足。

另外,我们聚会不仅仅是为了和神的关系,也是彼此之间的关系。来10:24提到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我们不是来了唱个歌、听个道,然后就完事了,就离开了。乃是抓住机会行善。加6:9提到“有了机会,就向众人行善,向圣徒一家的人更应当这样”。既然来了聚会,我们要更多了解彼此,以及彼此的需要,为彼此代祷,这也是行善的机会。

我们的主日崇拜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和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诗歌、讲道、祷告、奉献、福音里的祝福、差遣等;一部分是我们彼此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彼此祝福、欢迎新朋友、小组等。

Maike, 14 八月, 2024

圣经的模式是大家彼此造就、彼此牧养的模式,而不是依赖某一个人(罗14:19;15:2)。这是肢体之间可以因着圣灵的工作而发挥的功用(林前12:4-7)。虽然肢体之间可以给到今生的帮助,但是对于属灵的帮助更为重要。

那么初代的教会是怎样的运作模式呢?

1、他们以使徒的教训为最终的权柄(林前14:37-38;帖后15)。他们当中的领袖要负责把神的话语代代传承下去(提后2:2)。
2、现场大家可以彼此教导,但是剩下的人要深思明辨,圣经才是最终的权威,人不是(林前14:29)。
3、每一个内容或形式只有2-3个人参与。
4、优先采用对大家生命有造就的方式,比如诗歌、教训等(相当于当时的说预言、可以翻译的方言、启示等等)。
5、当教会产生领袖之后,领袖还需要做最后的把关。当时的领袖很可能是保罗劝告大家要顺服的司提反及其同工(林前16:15-18)。他们也是和保罗很近、一直领受使徒的教训的人。
6、因为是肢体,也要过肢体生活,可以分享难处,大家彼此相顾(林前12:24-26)。

Maike, 13 八月, 2024

Based on the search results, it appears that Robert Morrison did participate in some English government work in China during his time there:

Maike, 13 八月, 2024

先回顾来华宣教的历史。

宣教的历史最后一讲,相当于继往开来。1900年到现在的历史,以及目前宣教的挑战。

历史背景:
1、经过伟大的宣教世纪,各地的教会纷纷建立,“三自”(self-supporting自养, self-governing自治 ,self-extending自传)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原来是各个宗派自己开展宣教,在宣教工厂各自为政,后来发现合作、合一越来越重要;
3、来华的宣教历史上发生很多教案,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宣教士也意识到本土教会的重要性;
4、宣教的方向比较单一,依然是欧美的宣教士到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