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承认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容易带来教会分裂,甚至会导致你不被某些机构接纳。不过我们需要讲爱,也需要讲真理。从爱的角度,要尊重这方面有不同看法以及做法的个人、机构和教会(彼前2:17);从真理的角度,需要透过认真查考来明白经文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按照正意分解神的道,因为我们最终都要各自向神交账(提后2:15)。
其次我们需要就“讲道”下一个定义或做一个界定。因为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讲道就等同于林前11:4所提到的“说预言”,未必有针对会众的权柄,那么就是可以的(因为说预言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权柄,需要会众深思明辨--林前14:29,详见《如何看待预言和异梦异象》)。有的人认为讲道本身不带着权柄,听道的人未必需要遵行。这样的话,谁讲道都是可以的。有的人认为姐妹可以带着权柄讲道,只是要对姐妹或孩子讲道,而不是弟兄,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讲道是针对全会众讲,听众有姐妹也有弟兄,而且讲道是带着权柄的,是需要被遵守的,那姐妹就不应该站讲台,或不应该讲道。
最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简单地论述为什么女人不能做带着权柄的针对全会众的讲道。以下是一系列的理由:
1、“讲道”的人需要按照正意分解神的道(提后2:15),然后用听众能明白的当时讲解出来,目的是为了让会众遵守神的道(帖后2:15;3:6)。除非被证明违背了圣经,否则这样的教导是带着权柄的教导,或权威性的教导,是需要被顺服的,因为这样的权柄来自于牧者(只能是弟兄)或牧者的授权(太28:20;提前3:2;4:11;6:2下;多1:6;2:15;来13:17)。详见《提前3:2是什么意思?》。
2、圣经明确提到男人是女人的头(林前11:3),丈夫是妻子的头(弗5:23),妻子要凡事顺服丈夫(弗5:24),妻子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教会的表现影响了自己对男人的顺服,则需要回家问自己的丈夫(林前14:34-35)。因此初期教会的女人在服侍的时候,头上需要有服权柄的记号(林前11:5-10)。详见《林前14:34是指姐妹在教会不能有任何发言吗?》。
有人说弗5:21提到要“彼此顺服”,所以丈夫也要顺服妻子。这是对经文的误解。“彼此”未必是指一一对应的关系,乃是指需要顺服各自的权柄。详见《弗5:21的“彼此顺服”是什么意思?》。
3、提前2:11-14明确提到女人要安静地学习和顺服,而不是做权柄性的教导,也不要在男人身上有权柄。详情请阅读《提前2:11-14是什么意思?》。
4、教会确实存在“彼此教导”的情况,也就是说女人也可以教导男人,不过这是在用诗歌献上敬拜的时候,会众唱诗给彼此听,等于透过诗歌来彼此教导(西3:16)。不过因为诗歌是统一的,不存在谁顺服谁的问题,这和讲台上有权柄的教导是不同的。
5、如果妻子在讲台上做权柄性的教导,丈夫在台下则需要学会顺服,而在家庭中按照次序又是妻子需要学会顺服丈夫,这在实践中将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除非两个人对于圣经的解释基本一致,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或台下的丈夫不需要顺服讲台的讲道,这又和前面关于讲道的定义是想违背的。
6、有人以林前11:5来支持女人讲道,其实这句经文的原文是“说预言”,和讲道是不同的。在旧约和新约的记载中,女人确实有做先知的(如米利暗(出15:20)、底波拉(士4:4)、户勒大(王下22:14)和亚拿(路2:36)等),确实在说预言,也有受到神的启示说出来的,也在因此造就神的子民或教会(撒上2:1-10;士师记4:6-7;5:1-31;路1:46-55;徒21:8-9;林前14:26-31)。但是说预言本身是没有权柄的,需要大家慎思明辨(林前14:29),需要凡事查验(帖前5:20-21)。详见《如何看待预言和异梦异象》。只有确定预言是从神来的,预言本身才有权柄。在初代教会,使徒以及使徒的作品才有最终的权柄(林前14:37;帖后2:15)。直到新约正典完成,新约的作品就成为我们的终极权威。
7、有人以底波拉的例子(士师记4-5)支持女人也可以讲道。其实则是对经文的误解。底波拉是当时的先知(士师记4:4),她得到神的吩咐要让巴拉去攻打西西拉的军队。而巴拉信心不足,让底波拉一同去(士师记4:8)。当然最后底波拉的预言全都应验了(士师记4:6,9,15,22)。底波拉的故事和其他男先知的故事是类似的。来自先知的预言都需要被检验,如果出于神的预言,最终都会应验。详见《如何看待预言和异梦异象》。这并不能证明底波拉本来在军长巴拉身上就有权柄,反而在士师记4:6提到是神让巴拉率领军队作战,在士师记5:1提到是底波拉和巴拉一起做歌,5:2提到以色列中有军长(复数)率领,实际上是巴拉在带领军队(4:10,14下),5:9提到底波拉倾向以色列的首领(复数),5:7的和合本翻译是“以色列中的官长停职”,这样的翻译等于参考了七十士译本的意思,其实原文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模糊的,也可以指村庄的村民(villagers--ESV、AMP、NIV、CSB、环球圣经译本,peasantry--NASB)。而且5:7提到底波拉仅仅是以色列的母,而不是以色列的父(这个名称通常留给最高领袖--比如国王--赛9:6;22:21)。总之,光凭底波拉一个案例来确定女性可以讲道有些牵强。
有人说旧约的底波拉也做士师,也在管理以色列民,说明姐妹也可以做教会的领袖啊。如何回应呢?
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经文,会有如下发现:
1)“士师”这个词的意思包含“判断、审判、做官、审判官、士师”等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比如创16:5;18:25;19:9;31:53;出2:14;18:13;18:16;民25:5;士师记2:16-19;3:10等。
2)士师记中神兴起的士师都是拯救者,都是亲自参与击杀仇敌的,一般都是军队的领袖(士师记3:9-11;3:15-23;3:31;6:14-19)。
3)底波拉很特别,她首先是先知,传递神的启示,同时判断以色列民的具体事务是否合乎神的心意(士师记4:4-7)。
4)底波拉只是传递神的旨意,当时带领军队的依然是男性的巴拉,底波拉也尊重巴拉的带领(士师记4:6,10;5:2,9)。巴拉带领军队打败西西拉的军队(4:14-16)。
5)士师记4:5所强调的是底波拉帮助以色列判断日常事务,未必是一个正常的士师的领袖角色。
6)即便底波拉是一个类似于士师的角色,也没有凌驾于军队的领袖巴拉之上,也没有替代巴拉做领袖,反而倾向以色列的首领(士师记4:10;5:9)。
7)即便底波拉是实际上的士师,是以色列的管理者之一,士师记4:4也仅仅提到她是以色列的士师,却没有提到他是神所呼召的士师或拯救者(也许是因为她本身是先知,以色列的男人又都软弱,大家自然来找她论公平,所以她就成了士师),圣经也没有提到神兴起她或直接透过她拯救以色列人(士师记3:10;3:15;6:12-14;11:29)。实际上神既没有使用底波拉,也没有使用巴拉来杀死迦南王耶宾,乃是使用了一个妇人雅亿(士师记4:22)。底波拉仅仅是替代神传话给巴拉而已(士师记4:7)(当然她也做了信心的榜样)。这个故事说明其实神才是以色列的拯救者,而不是人。神可以使用任何人,却不依靠人。
8)以色列的士师的角色和教会的领袖其实是不一样的。旧约的以色列民在士师时代是一个政治性的群体,以色列民当时大都是不信神的人,士师是类似于今天政府的领导,管理属肉体的以色列人,和今天的教会领袖管理基督徒(属灵的以色列人)是不同的。今天在社会上、政府中是可以有女性的领袖的,但是教会的领袖按照新约的教导,应该是弟兄。详情请阅读《提前2:11-14是什么意思?》。
8、有人说罗16:7提到犹尼亚(女性)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所以她也是使徒,应该也参与了讲道,所以女人讲道是可以的。其实这是一句难以确定意思的经文。如同司徒雷登在中国人中是有名气的,不等于司徒雷登就是中国人。详情请阅读《罗16:7是什么意思?》。
9、有人拿加3:28提到的“你们在基督里都成为一”来支持女人可以如同男人一样讲道。这是对经文的误解。根据加3:26-28,我们因受洗归入基督(与基督联合),因此都披戴了基督,因此都成为神的儿子,因此在耶稣基督里(因着与基督联合)都成为一了。这里强调的是信徒的合一性,而不是指没有任何区别。根据3:28节,犹太人和外邦人依然是有区别的,自由的和为奴的依然是有区别的,男和女依然是有区别的。如同圣父、圣子、圣灵是合一的,但是功能或角色是有区别的。父与子本为一,但是子甘心顺服父(约10:30;14:31)。丈夫和妻子是一体,但是妻子要顺服丈夫,丈夫要为妻子舍己(创2:24;弗5:22-27)。
有人会问:那么姐妹建立起来的教会或教会中姐妹更加属灵、参与服侍更多,而弟兄都往后退怎么办?
答:这是很实际的问题。圣经有类似的案例。徒16:11-40记载了腓立比教会开始的时候是在吕底亚家,吕底亚也是先信主、比较火热的信徒,禁卒一家是后信的。保罗是如何处理的呢?保罗留下了路加在腓立比帮助他们,直到他们兴起弟兄,徒20:6提到第三次保罗宣教行程的时候路加再次加入了保罗一行,说明腓立比教会已经有弟兄起来了。腓1:1就提到了腓立比教会已经有了监督和执事。所以为了让姐妹做“头”的教会更加健康,可以邀请信得过的外来的弟兄来帮助栽培,直到本教会有新的弟兄起来做领袖为止。当然也可以送弟兄出去培训,然后回来做领袖,也有的教会的姐妹领袖鼓励弟兄站起来,只不过从经验和实践的角度来看,难度会更大一些。
有人会问:有的女人很属灵,很善于教导,也学习了很多神学,如果不能讲道,不能教导弟兄,岂不就浪费了吗?
答:这是很好的问题。1)神看次序比恩赐重要。林前14:29-36,40显明,即便很多人都可以说预言,包括妇女,但是两三个人说就够了。神的道理并不会仅仅临到姐妹,也会临到弟兄。2)根据提多书2:3-4;弗6:4,姐妹可以教导姐妹,可以教导孩子,甚至可以做跨教会的教导,这样的禾场已经很大。3)有教导恩赐和神学装备的姐妹可以带着敬重的态度与弟兄切磋,并在弟兄的权柄之下分担弟兄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参与编辑教材等等),这会帮助弟兄在神学上有更好的成长,也让弟兄的服侍如虎添翼。当自以为属灵和有恩赐的姐妹谦卑下来服侍弟兄的时候,就如同完美的主基督谦卑地给门徒洗脚,主的名就得荣耀了。在我们的主看来,生命比恩赐更加重要,生命在于你舍己了多少,而不在于你拥有多少(林前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