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Maike, 6 四月, 2024

这是一节让人疑惑的经文,耶稣开始事工之前已经受洗了,为什么耶稣说自己受的洗还没有成就呢?

我们需要查考更多的经文。

1、路12:49耶稣提到把火丢在地上,这暗示着审判。路加福音的“火”基本都指审判。比如3:9,16,17;9:54;17:29. 上文路12:46-48谈到的也是审判。
2、“审判”有多重含义,路9:54提到耶稣来不是要审判,指的是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是拯救,不是带来末世的审判,这是耶稣第二次来才做的。但是耶稣第一次来之后也会带来审判,如同约9:39,这是指耶稣把人交给罪,让人信从虚慌,包括可能会被魔鬼使用来攻击信徒,最后都被定罪(帖后2:11-12;罗1:24-32)。这就是为什么路12:51-53提到了纷争,是指不信的人对信徒的攻击和逼迫(太10:34-36)。所以信徒要背十字架跟从主,如同主经历苦难的洗礼,信徒也不例外(太10:37-39;路12:50)。
3、可10:38节耶稣提到自己所喝的杯,所受的洗。根据启14:10以及耶稣上十字架的经历,这是指苦难的杯,或神愤怒的杯。
4、可10:38-39耶稣把所喝的杯和所受的洗并列,而且提到雅各和约翰门徒也要受,所以所受的洗应该也是指所承受的苦难,因为后来雅各殉道了,约翰也受了很多苦(徒12:2;启1:9)。

Maike, 4 四月, 2024

父母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没有尽自己的责任,或你会看到孩子的问题最终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辈在擦屁股,孩子一直没有学会为自己负责。该怎么办呢?

以下有几个步骤供大家参考:

1、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他应该负责的,什么是他应该做的。孩子在不同的年级可能会有不同的责任,都需要是事先明确地和孩子说清楚,而且要反复强调,因为孩子如同大人一样,不会马上记住。比如告诉孩子要负责自己穿袜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变为自己洗袜子,然后是自己挑选或买袜子等等。当然孩子的责任要和孩子的能力要相称,这需要父母有爱心和智慧。

2、其次帮助孩子学会担负自己的责任。孩子可能需要被训练,可能能力需要提高,可能需要习惯或适应。我们需要教导、示范、纠正。。来训练自己的孩子能力在负责任的事情上有进步,同时给他们恰当的鼓励。如同大人一样,孩子学会负责任也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3、其三是让孩子经历不负责任的后果。也就是某种形式的管教。有可能是肉体上的痛苦,也可能失去某一种享受的机会,也可能是不良的结果。比如孩子的责任是好好吃饭,孩子有一天不愿意吃饭,就让他饿一顿,中间没有零食或任何其他食物,直到下一顿。比如孩子没有好好做作业,就失去了出去玩的机会。

Maike, 3 四月, 2024

七标志之五--督责 来3:12-13

回顾一下健康教会的前4个标志:教会是有基督徒组成的,不是只有牧者才是教会。
1、神的话语。大家都读神的话并用在自己的生命中,而不是周末才吃一顿。周末也是听神的话并用在自己的生命中,而不是看人。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2、福音。神的话语中最宝贵的就是福音,好消息。什么是好消息?好消息和好建议是相反的。好建议是你要更努力一些、做得更好一些、做得更多一些,神才接纳你和祝福你。好消息是你只需要信耶稣,神就接纳了你,并赐给你所有的福气。信是什么?就是当做真的来接受。信什么?信耶稣。就是接受耶稣的一切,首先是他的身份。他从死里复活,证明他是神的儿子,是主--神性,是基督--是王,万王之王,其次是他的话。他的话有应许,让我们知道信了他会有什么样的祝福,有今生的应许和永生的应许。这就是福音。如果你今天还没有信,赶紧信。
3、爱。有了福音才有无条件的爱。基督那样的爱。福音让我们成为一家人,是弟兄姐妹,彼此亲热。不是熟悉了才爱。那是不信的人的样子。乃是彼此相顾。
4、门训。不仅给与今生的爱,也关注对方的永生,属灵的福祉。帮助对方更加明白福音、相信福音和活出福音。用福音的爱来爱别人。

Maike, 3 四月, 2024

如果碰到自卑或缺乏自信的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怎么办?以下是一些针对还没有信主的孩子的办法:

1、帮助孩子认识到不是只有他/她才有这样的挑战。这样他们不会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有这样的感觉,不会陷入孤独中无法自拔。

2、帮助孩子勇敢地面对问题,并付诸行动来改进。让孩子列出所有让自己烦恼的问题(未经许可,别人都不能看这份清单),然后根据重要程度划分优先次序,然后自己看是否有办法改进或找信任的人给与可行性的建议。

3、帮助孩子学会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不再为之烦恼。让孩子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完美,而我们对不完美的地方的态度或心态恰恰反映了一个人的成熟。为泼洒的牛奶一直哭泣是不智慧的。而且我们不完美的地方的另外一面也可能成就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内向的人能更多地专注一些事情而不容易分心。

4、帮助孩子发展优势来弥补弱点。透过孩子正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来平衡他的不足。可以让孩子投入那些他擅长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上。让孩子可以享受他在那些方面的成就感。

5、帮助孩子学会和别人交朋友。包括如何成为别人的朋友。包括真诚关心他人,给与实际的帮助。。。

6、帮助孩子学会不要把别人的看法太放在心上。每一个人的看法都有主观的层面,都是相对的。别人的看法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身份、地位和未来。

Maike, 1 四月, 2024

今天我們跟你分享的是約翰•倫諾斯克(John Carson Lennox)在牛津大學的一個演講。

約翰•倫諾斯克,1943年生於北愛爾蘭,1970年他在劍橋大學完成博士論文答辯,是一位研究群論(group theory)的數學家,也是牛津大學的數學榮譽教授。除了他的專業領域,他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身份——科學哲學家,更確切的說,是基督信仰護教學家。這段演講中,倫諾斯克博士邏輯清晰並鏗鏘有力的分享了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如何理解科學和上帝之間的關係。我們盼望你可以因此有所思考。

Maike, 1 四月, 2024

弗2:1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中”,西2:13“你们在过犯中死了”。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呢?

“死”的原文是νεκρός (nekros)--03498,指死或没有生命的意思,也可以指尸体,用来指物理上死亡或没有活动的状态。具体的意思要看上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