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Maike, 20 四月, 2025

最近看到两篇关于敬拜的文章,提出敬拜的时候不能跳舞,于是引起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下面就是我的发现。

首先要留意旧约的敬拜和新约的异同。相同的地方都是来到神面前把神所配得的归给神,也就是对神的所是所为的该有的反应。不同的地方是旧约的集体敬拜受地点的限制(约4:20),而且在摩西律法中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形式也有严格的要求,而新约则在基督里没有了这样的限制,人可以随时随地来到神的面前敬拜他。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是一样的。详见《新旧约的敬拜有哪些不同?》。

其次要明白个人敬拜和集体敬拜的异同。新约之下,每一个人都是君尊的祭司,都可以把自己献给神、服侍神和敬拜神,给神当得的回应。这是个人的敬拜和集体敬拜共同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的地方。在集体的敬拜中,基督徒会有固定的聚集,除了进行特定的活动(比如执行教会纪律、洗礼和圣餐--林前5:4;11:23-26)以外,更多是以彼此之间的服侍来敬拜神。比如诗歌彼此对唱、彼此教导、彼此相顾、彼此造就等(西3:16;来10:24-25;林前14:26)。

Maike, 20 四月, 2025

需要常常提醒大家小组的4个原则,因为我们很容易忘记:

1、真实--大家平时都戴惯了面具,在这里你可以放松,你可以根据你的信心来分享,不需要一下子什么都分享,也可以暂时不分享,分享真实的情况就好。
2、接纳--接纳就是无论别人是否分享,无论别人分享什么,都不会改变对别人的态度。爱包含接纳。没有接纳就没有真实的分享。
3、尊重--小组是一个集体,需要大家来维护。按时来,特殊情况在群里请假说明原因,都是尊重。说话有礼貌也是尊重。尊重的反面是控制。一定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方法就是控制。
4、平等--从福音的角度,人人都是有罪的人,每一个人都是靠耶稣称义。小组的每一个人没有资格骄傲,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失败或成功都不能决定明天。傻人也可能会有傻福。这里也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自卑。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的长处可能是别人的短处。你的短处也能被上帝使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发言,也要给别人机会发言。能说的要节制,沉默的要勇敢。

一、开始祷告,求主赐给我们现场敬拜的诗歌。2-3首亦可。

二、从网上找到诗歌的歌谱,发到群里,让会的人或提供诗歌的人带头一起唱。

三、请最后一个提供歌曲的人或其他人为诗歌部分做结束祷告。

Maike, 17 四月, 2025

出17:14-16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纪念,又念给约书亚听。” 摩西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尼西(就是“耶和华是我旌旗”的意思);又说:“耶和华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

撒上15:2-3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回应这样的问题。

第一个是从无神论的角度来看,因为无神论或不可知论者容易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质疑神的慈爱等属性,并觉得神这么做是进行种族灭绝,是不对的,所以提出这样反驳。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

箴言26:5提到“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也就是说按照对方的愚妄或错误的方式来回应对方,让对方发现自己的愚妄,以免对方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很多攻击基督信仰的说话都是自相矛盾,是站立不住的。

Maike, 15 四月, 2025

欧洲有华人300万以上,信主比例不到1%,低于中国大陆,是全世界华人中信主比例最低的一个地区。这里的华人主要有做贸易的、开餐馆的、来留学的、长期定居的等。欧洲华人移民中商人占很大比例,因此即使是基督徒,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关切、最投入的事情也是赚钱。西班牙华人移民中90%是商人,其中大部分又来自温州和青田。在商人的圈子中,生意上的贿赂、偷税漏税是常有的事。

欧洲华人 教会的建立有两种主要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是由信徒自发性的集结聚会,由家庭聚会,进而查经聚会, 最后演变成教会。对温州和青田的移民来说,这是最广 见的一种模式,一方面由于温州和青田在国内本就是基 督徒比例比较高的地区,同时欧洲移民的聚落又比较 密集,信徒之间多有亲戚关系,或同乡关系,所以很容 易的就形成聚会,进而发展成为教会,甚至于建立总 会。例如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华人教会多半循这种模式建 立。 第二种模式则是和来到欧洲宣教的传道人有关。一些有远见的宣教士或是差会会多次来欧洲短宣或长宣,直到建立教会,或交给可以接管的宣教士。

欧洲有近400个华人团契或教会,只有近一半的教会有牧者,其他是没有的。尤其德国、英国等地方的校园事工很缺乏牧者或工人。

Maike, 14 四月, 2025

西3:23-25

默想西3:24节下。请问这里耶稣有几个称号或头衔?【主、基督】

“主”是什么意思?【林后4:4下-5上;徒10:36。掌管万有的主宰,是神的意思】你觉得耶稣是主的话,对与你来说是好消息吗?为什么?

“基督”是什么意思?【“受膏者”,希伯来文是弥赛亚,主要是指“王”,是大卫之约所应许的永远的王。】如果耶稣真的是基督,对于你来说是好消息吗?为什么?

你觉得如果耶稣是主,是基督,你会如何对待他?你会让他做你的主、你的王吗?【真正信的人自然会让耶稣做自己的主和王,这是甘心乐意的,而且因着信,我们就成为耶稣的仆人,耶稣就是我们的王和主,我们会乐意侍奉他。】

我们谈到侍奉主耶稣的时候,“侍奉”这个词其实代表我们的身份,“侍奉”或“服侍”是奴隶对待主人的方式,奴仆或仆人是属于主人的,并不属于自己,所服侍的对象只有一个,就是主人。我们得救之后被主基督重价买贖回来,成为基督的奴仆或仆人,不再是人或偶像的仆人(林前7:22下-23)。而且我们的主如此爱我们,竟然为我们这样不配的人舍命,用自己的名把我们救赎回来。我们所服侍的主不仅是至高的主,而且是厚爱我们的主。

Mars, 13 四月, 2025

基督再来的盼望和安慰
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节-18节-在死亡中得胜
讲师:洪国
        我们看大屏幕上的一个图片, 弟兄姐妹,我们今天处在一个谎言充满,一个自欺的时代,你可以逃避婚姻,逃避工作,逃避家人,逃 避学习,逃避应酬,你可能也可以逃避你目前的艰难处境,但你我都逃避不了死亡,我们常常的忽略他,美 化他,甚至死亡好像不存在一样。但是我们又都在追求永生,想活的久一点,也就是害怕死,表现在各种养 生,无添加,有机食品,科技上进行冷冻实验,改变 DNA 序列等等。这是很矛盾的,这也是自欺,因为我 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开死亡。但谎言让我们更容易定睛在现实的苦难,不顺上,但最大的苦难,最大的不顺就 是死亡,或者是面对死亡和经历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感到震惊恐惧无助甚至绝望。其实我们在经历 每个小的患难不顺都是在预备我们如何的经历面对死亡。

Mars, 13 四月, 2025

彼此相爱、做安静人
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9节-12节
讲师:锦华
彼此相爱、做安静人(2025-4-6)

       弟兄姐妹平安!感谢主我们又能在主日的上午奉主的名来聚会,来敬拜这位创造天地、掌管万有的独一真神耶稣基督!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神的话语。请大家预备好圣经!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彼此相爱、做安静人。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分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关于彼此相爱,一是关于做安静人。彼此相爱这个话题我们并不陌生,甚至是很熟悉,只要你在教会呆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就听过很多遍“彼此相爱”这个词或者类似的表达,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彼此相爱”吗?我们不见得很清楚。而“做安静人”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似乎我们很少提到。为什么要做安静人呢?如何做安静人呢?这个和福音有什么关系?这个和彼此相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下面的经文、从接下来的分享寻求一些答案。
‪帖撒罗尼迦前书‬4:9-12 和合本

Maike, 10 四月, 2025

有一些人认为主日是基督徒的安息日,所引用的经文之一是来4:9“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此他们认为这一个安息是指主日的安息,基督徒应该在主日守安息。

但是经文的意思真是这样的吗?我们需要仔细看一下上下文。

1、来4:3节提到信福音的人可以进入安息,这安息是指神的安息(诗篇95:11;来4:3下;3:11)。

2、来3:19-4:2,6都提到有一些人因为不信,所以不能进入神的安息。

3、约书亚带领以色列民进入迦南美地,按道理就彻底进入了神的安息,神让他们不被四周的仇敌扰乱。神对以色列家的应许都兑现了(书21:43-45)。

4、但是其实并没有,进入迦南地不等于进入了神的安息,因为诗篇95:11提到了“今日若听他的话。。。”,说明在大卫的诗篇中提到了另一日子,大卫称为“今日”,这相对于约书亚的时代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肯定不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的日子。

5、从诗篇75:1-11;来3:7-11来看,其中有一个暗示,也就是“今日你们若听神的话。。不要像旷野因为不信而惹神发怒的以色列人一样。。就可以进入安息”。

Maike, 9 四月, 2025

什么是暂时的信心?

就是看起来相信了耶稣基督,自己也以为相信了,但是并没有坚持到底,中途放弃了。路8:13提到有的人听了福音之后欢喜领受,但是心里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等到遇到试炼就退后了。这就是暂时的信心。

希伯来书也提到类似的信心。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打败耶利哥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信心(来11:29-30)。但是他们的信心并没有坚持到底。在旷野的时候试探神、存着不信的恶心,最终把神给离弃的,结果那一代的男丁都倒在旷野,都是神所不喜悦的人(来3:15-20;林前10:15)。

以色列人的故事成为一种鉴戒,用来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林前10:1-11)。我们也要谨慎,免得自己跌倒。我们要坚持信心,不要以试探或试炼为犯罪的借口。罪会带着迷惑,让我们慢慢失去信心(林前10:12-13;来3:12-13)。

那些没有把信心坚持到底的人,从根本上是没有得救的信心。放弃信心是他们自己的责任,没有被拣选是神的主权。我们无法知道永恒中神拣选了哪些人,所以我们要彼此相劝,让我们可以坚持到底(来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