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福音和伟大的教会
经文:太16:13-20
背景:13-14 来到一个拜偶像的地方测试门徒,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耶稣?把耶稣当做什么人来看?14:1-2. 有人说是以利亚--玛拉基书 4:5-6 有人说是耶利米(类似耶利米有神的权柄同时也受苦--被拒绝)或先知里的一位(旧约的先知可以行神迹和说神的话)。。。当然也有个别人说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9:27;15:22)
伟大的福音和伟大的教会
经文:太16:13-20
背景:13-14 来到一个拜偶像的地方测试门徒,当时的人如何看待耶稣?把耶稣当做什么人来看?14:1-2. 有人说是以利亚--玛拉基书 4:5-6 有人说是耶利米(类似耶利米有神的权柄同时也受苦--被拒绝)或先知里的一位(旧约的先知可以行神迹和说神的话)。。。当然也有个别人说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9:27;15:22)
健康教会的第五个标志 督责
我们往往天真地以为,告诉一个人主耶稣的吩咐,对方就会遵守,自己的大使命就算完成了。其实这是一种自欺。我们对照自己就知道,我们自己都不是这样的,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并不是看到神的话语就相信并遵行的,我们也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不是你告诉孩子什么孩子就马上遵行或一直遵行的。大使命不是告诉对方主的吩咐就行了,乃是要帮助对方遵守。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督责。
我们错误地以为,对方属灵光景如何,是对方和主之间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好比该隐对神说“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吗?”(创4:9)。这是推脱责任的表现。神让我们成为弟兄姐妹,其中一个责任就是看顾彼此。
我们重点来看来3:12-15。
健康教会的第四标志 门训
什么是门训?这是很多人容易误解的概念。有人觉得门训仅限于基督徒,有人认为门训就是告诉基督徒应该遵守哪些命令,做哪些属灵的操练,有人认为门训就是学习一门门训课程,有人认为门训可以通过培灵会或一些活动达成。。。我们需要查考圣经来明白。不然方向就错了。
门训常用的经文是太28:16-20,不过我们常常理解错这一段经文:
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从原文希腊文的角度,徒20:28a有是三个手抄本的版本:
1、 the church <3588> <1577> <την> <εκκλησιαν> (T-ASF) (N-ASF) of God <3588> <2316> <του> <θεου> (T-GSM) (N-GSM)。
2、 τὴν <3588> (T-ASF) ἐκκλησίαν <1577> (N-ASF) τοῦ <3588> (T-GSM) κυρίου<2962> (N-GSM)。the church of the Lord.
3、"the church of the Lord and God " 【这个文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很可能是把前两种文本合并在一起而成的。】
健康教会的第三标志:爱
我们的文化中对爱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有人把爱看做一种感觉,感觉到爱的时候,就爱,感觉不到爱的时候就不爱。基督徒甚至把这样的爱当做感动,有感动的时候就去爱,没有感动的时候就不去爱。有人把爱仅仅看做是行动,表达爱的方式主要是给对方钱或物资。也有人把爱当做一种责任,努力做当做的事情,却没有发自内心。有人爱作为一种交易,是因为我喜欢你、你对我好、你和我类似、你对我有益处我才爱你,如果你和我差异大、你对我没有益处、你伤害过我、你让我厌恶,我就不爱你了。也有人把爱当做“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样肤浅的爱,或把爱当做大家泡在一起时间就了自然就有的熟人之间的爱。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的看法尤其常见。大家来到教会仅仅是点头之交,或泛泛之交,并没有进入对方的生命来爱对方。当我们谈到要彼此相爱的时候,大家也会拿“和对方不熟”来作为借口而不去履行主耶稣颁布的彼此相爱的命令。
那么,圣经是如何定义和描述基督徒之间的爱的呢?
有一种大爱
热身:我们都在寻求一种爱。
解经约3:16
神的爱的七种特点:
1、来头大。来自于神。
2、跨越大。爱的是仇敌。
3、范围大。不同种类的人。
4、代价大。付出了独生子的代价。
5、门槛低。仅仅需要信,就是接受。是无条件的。
6、赦免多。所有的罪都赦免了,因此免去了死亡。
7、赏赐大。赐给我们永生,有今生和永生的应许。
总结上一次学习的内容。
神的旨意中,信是第一位的。没有信,我们就死了。耶稣说你们若不信我,就死在罪中(约8:24)。不信是最大的罪。信耶稣就要信神的话,神的话的核心是福音,就是好消息(可1:14-15)。好消息之所以好,是里面有神满满的祝福,而且仅仅需要我们信。
这些祝福包含神给我们的应许,包括今生和永生的应许。如果我们不信神的应许,就站立不稳。民13-14章提到了12个探子去迦南美地窥探40天,看敌人的虚实,土地是否美好。结果发现那地的人很高大,是伟人的后裔,回来告诉会众后大家都哭号。为什么?他们埋怨神把他们引到这个地方让他们倒在刀下,要回埃及去,约书亚和迦勒劝他们也不听。神后来显现,责备他们什么?不信神,藐视神,觉得神没有能力打败仇敌,带他们进入迦南美地,神的应许不会兑现,因此悖逆神,违背神的命令,到了迦南美地的边上偏不进去。最终那一代发怨言的成人在旷野里漂流40年,直到他们在旷野消灭。
我们今天也是如此,当我们不信神的应许的时候,就是不相信神的话,就是不相信神,包括神的同在、神的能力、神的信实等,就等于藐视神,结果就会更多地悖逆神和犯罪。举例说明。比如不相信求神的国和义的时候,神会供应。比如不相信天上的财宝更加美好。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男女之间基本的关系是弟兄姐妹的关系,恋人之间的关系是比一般的弟兄姐妹更近的关系。也是你爱的优先。很多男女关系的失败是弟兄姐妹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第二课我们学习了比弟兄姐妹更基本的关系是彼此服侍的关系,幸福的关系不是控制对方,乃是做对方的仆人,是为了主,按照主的方式来服侍对方。不是因为对方配得你的服侍,乃是主配得,你服侍对方的时候就是服侍主了。
神的旨意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示性的旨意,是指神要求或命令或指示我们做的事情,是可以被违背的,一种是主权性的旨意,是指神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所要成就的事情,是无人可以拦阻的。详情请阅读《神有两种旨意之一、之二)。
那么太26:42及其平行经文中所提到神的旨意到底是哪一种呢?
太26:39“不要照我的意思(2309-动词--现在式),只要照你的意思”;26:42“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2307--名词)成全(1096--过去式)”。
可14:36“求你拿走这杯,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2309--现在式),只要从你的意思”。
路22:42“不要成就我的意思(2307),只要成就(1096--现在式或过去式)你的意思”。“成就”(γινέσθω),“γίνομαι”的现在式关身形主动意命令语气,指耶稣愿神的旨意继续成就,如果是过去式,就是指神的这一个旨意得到成就,因为现在式侧重动作的过程,过去式侧重动作整体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