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dcrumbs

Maike, 16 七月, 2025

一、清教徒的信仰背景与由来

  1. 信仰背景
    • 宗教环境:清教徒起源于16世纪后期的英国,处于宗教改革(Reformation)后期。英格兰脱离罗马天主教后,英国国教会--圣公会(Anglican Church)保留了许多天主教仪式和等级制度(如主教制),引发部分新教徒不满。
    • 神学基础:清教徒深受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影响,强调神的绝对主权、预定论(predestination)和圣经权威,反对国教会的“天主教残余”。
  2. 由来
    • 时间:约1560-1570年代,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
    • 起源:清教徒是英国国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寻求“净化”(purify)教会,清除天主教传统(如繁复礼仪、主教权威)。他们因主张更彻底的新教改革而得名“清教徒”(Puritan,意为“纯净者”)。
Maike, 15 七月, 2025

我们的教义或信仰什么才是终极的标准--会友信仰告白第一条。是传统?是名人?是信条?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一、婚姻是盟约(箴言2:17)。夫妻要用生命来保护自己的盟友。

二、婚姻是无条件的、一生之久的盟约(太19:5--一体);林前7:39;10-11。指向的是基督和教会的婚姻。弗5:31-32.  这也是无条件的爱。 

三、人可能会破坏,但不等于取消盟约(太19:6--不可以分开,林前7:10-11)。不然就不用维持独身或与原配和好了。

四、摩西律法--旧约对于婚姻的看法(申24:1-4)和新约的不同,新约的更加合乎神的原意(太19:7-9)。旧约针对的是政治实体,大都是不信的,进不了天国,得救的仅仅是余数,新约针对的是得救的,是天国的子民,要求是更高的(罗9:27;太5:20)。申4也提到再婚的妇人被玷污了,说明也不是好事,不等于是神所喜悦的,如同一夫多妻一样。

五、再婚是奸淫,因为盟约还在。再婚等于背叛盟约的配偶。和婚内出轨是类似的(罗7:3)。

Maike, 15 七月, 2025

约一2:7-8
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 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和合本】
亲爱的弟兄们,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而是你们起初已有的旧命令;这条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过的道。不过,我写给你们的,也是一条新命令,这对基督和对你们来说都是真实的,因为黑暗正在消逝,真光已经在照耀。【新汉语译本】
Beloved, I am not writing a new commandment to you, but an old commandment which you have ha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old commandment is the word which you have heard. On the other hand, I am writing a new commandment to you, which is true in Him and in you, because the darkness is passing away and the true Light is already shining. 【NASB】

Maike, 14 七月, 2025

新约的例子:

耶稣变水为酒的故事(约2:1-12):婚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其实也是婚姻的问题--你生命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找谁?按谁的办法解决?玛利亚对耶稣只有粗浅的认识,但是他觉得这个儿子不一般,也许可以做点什么,毕竟是神的儿子,12岁就在圣殿和律法师理论--玛利亚来找耶稣,求告主未必要很大的信心,玛利亚愿意按照耶稣的方式来解决。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希望耶稣按照你的方式或时间表解决问题,还是你按照主的方式和时间表解决问题?佣人没有问耶稣为什么,就顺服了,他未必对耶稣有整全的认识,但他经历了神迹--顺服未必需要很大的信心,但是经历神会增强你的信心。耶稣用神迹拯救了这场婚宴--耶稣的办法不见得合乎常理,但是结果是最好的。耶稣可以一开始就变出酒来,但是他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今生我们可能会经历一些美好,等你品尝到最好的了,才知道什么叫好--主为信他的人预备了难以想象的未来,信他的人都会赴他的婚宴,那是无法想象的美好,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结局。因为那是没有罪的、完美的地方。因为耶稣必须为新娘--教会去死,把教会完全洁净,才能让教会赴他的宴席。这是耶稣的第一个神迹--让门徒对他的身份有更大的信心。虽然门徒信了,认识耶稣了,其实都在路上,后面还有更多的考验。我们也是如此,但是因为有了最终的美好的结局,我们可以不用害怕。因为主比和我们同在。阿们。

Maike, 13 七月, 2025

一、重洗派或再洗礼派的由来

  1. 起源
    • 时间:16世纪初,约1520年代。
    • 地点:主要在瑞士、德国和荷兰等地,起源于宗教改革(Reformation)期间。
    • 背景:重洗派是激进宗教改革(Radical Reformation)的一部分,区别于马丁·路德(Lutheran)和加尔文(Reformed)的“主流改革”。他们不满天主教和主流新教(如路德宗、归正宗)与国家权力的结合,寻求更彻底的教会改革。
    • 名称来源:因主张“重新洗礼”(Anabaptism,希腊语“再次洗礼”),即拒绝婴儿洗礼,要求成人信徒重新接受洗礼,故名“重洗派”。
Maike, 13 七月, 2025

浸信会(Baptist)作为一个新教宗派,自17世纪起在英国和北美发展过程中制定了多个信条,以阐明神学立场、应对外部挑战并巩固内部团结。以下是对浸信会历史上主要信条的概述。

一、浸信会历史上的主要信条

浸信会的信条有很多,主要由不同分支(如普通浸信会、特殊浸信会、美国浸信会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以下是主要的信条,按时间顺序排列:

Maike, 13 七月, 2025

1. 浸信会的由来

浸信会(Baptist)起源于17世纪初的英国,属于新教改革运动的一部分。浸信会强调以下核心信仰: